[实用新型]一种机器人用组合式自动抓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40565.0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39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严楚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萍乡市允浩企业管理服务中心 |
主分类号: | B25J15/06 | 分类号: | B25J15/06;B25J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7100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组合式 自动 抓取 装置 | ||
1.一种机器人用组合式自动抓取装置,包括气缸(1)和安装板(2),所述气缸(1)紧固于安装板(2)顶端面中部,且气缸(1)底部输出轴穿过安装板(2)顶端面后固定连接于连接板(3)顶端面中部,所述连接板(3)底端面中部安装有吸盘(4),所述吸盘(4)进气端内侧紧固有气管(5),所述气管(5)缠绕于气缸(1)底部的输出轴侧表面;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机构(6),所述定位机构(6)设置于安装板(2)外侧,所述定位机构(6)由定位板(61)、L型板(62)、外壳(63)、透孔(64)、转杆(65)、凸型定位槽(66)、蜗杆(67)、套筒(68)、蜗轮(69)、传动机构(610)、T型卡板(611)和磁铁块(612)组成,所述定位板(61)通过前端面开设的凸型定位槽(66)紧贴于L型板(62)外侧端面,所述L型板(62)为一体化结构设置于安装板(2)顶端面左右两端,所述外壳(63)紧固于定位板(61)后端面左右两端底部开设的透孔(64)内侧,所述转杆(65)穿过外壳(63)后端面右端后固定连接于蜗轮(69)后端面,所述蜗杆(67)与蜗轮(69)右端面相互啮合,所述套筒(68)固定安装于外壳(63)内侧右端面,且套筒(68)内圈活动嵌套于转杆(65)外侧中部,所述蜗轮(69)底端面中部通过转轴与外壳(63)内侧底端转动连接,且蜗轮(69)通过传动机构(610)带动T型卡板(611)于外壳(63)前端面开设的滑槽内侧左右滑动,所述T型卡板(611)内侧前端面贴合于外壳(63)前端面,所述磁铁块(612)紧固于T型卡板(611)左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用组合式自动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610)由拉杆(6101)、传动板(6102)和转口(6103)组成,所述拉杆(6101)底端面后端通过转轴与蜗轮(69)顶端面边沿处转动连接,且拉杆(6101)前端面顶部通过转轴与传动板(6102)右端面中部开设的转口(6103)内侧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板(6102)顶端面左端通过转轴与外壳(63)内侧顶端面前部转动连接,且传动板(6102)铰接于T型卡板(611)后端面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用组合式自动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65)为T字外形,且转杆(65)的外侧后端设置有防滑条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用组合式自动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63)的前后两端分别齐平于定位板(61)的前后两端,且外壳(63)的厚度为0.1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用组合式自动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卡板(611)的外侧左端为外侧右端的三倍,且T型卡板(611)的外侧端面为光滑无毛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用组合式自动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61)为倒T字外形,且定位板(61)的前端面相齐平于安装板(2)前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用组合式自动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板(62)的右端面中部前后两端开设有安装螺孔,且安装板(2)的右端面中部前后两端开设有相对应的螺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用组合式自动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63)、透孔(64)、转杆(65)、蜗杆(67)、套筒(68)、蜗轮(69)、传动机构(610)、T型卡板(611)和磁铁块(612)对称设置有两个于定位板(61)内侧左右两端,且两个磁铁块(612)呈正负极相对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萍乡市允浩企业管理服务中心,未经萍乡市允浩企业管理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4056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讯工程用的天线支架
- 下一篇:一种数控专用立式车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