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飞行式旋风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33104.0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40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乾;陈转明;屈宇琛;戴薇;张利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45/16 | 分类号: | B01D45/16 |
代理公司: | 衡阳市科航专利事务所 43101 | 代理人: | 邹小强 |
地址: | 421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行 旋风 除尘 装置 | ||
飞行式旋风除尘装置,包括无人机、架桥、连接杆、集尘筒、旋风除尘组件和集尘袋。集尘筒的上端为圆筒形,下端为漏斗形,上端开口端设有折板,折板上设有螺杆孔,集尘筒的下端设有出尘管。旋风除尘组件上部为圆筒体结构,下部为圆锥体结构,旋风除尘组件的上端封闭,旋风除尘组件的上端设有出气管,旋风除尘组件的下端设有出尘管,旋风除尘组件的筒壁的上端设有进气管。两根架桥分别通过螺钉对称安装在无人机两个机臂的末端,连接杆的一端穿过架桥上连接杆安装孔,并通过螺母固定在架桥上,集尘筒通过螺母固定在连接杆的另一端,旋风除尘组件上的进气管通过第一卡箍固定在集尘筒下端的出尘管上,集尘袋通过第二卡箍固定在旋风除尘组件下端的出尘管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尘污染处理技术,特别是一种应用于高空粉尘处理的飞行式旋风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固体物料的破碎、研磨、熔融,粉料的装、卸、运输、搅拌,液态物质的升华和氧化等均会产生粉尘;尤其是在采矿、选矿以及基建业的隧道开凿过程中,都会出现大量的粉尘。上述粉尘在排放防护措施不健全时,大量的粉尘都会散布在作业环境空气中,不仅会破坏生态环境、加重雾霾天气,还会极大地危害人体健康。
现有的处理含尘气体的主要方式有:密闭式除尘、过滤式除尘、电除尘、生物纳膜抑尘等。但这些方式对于高空粉尘的去除都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些除尘设备由于不可移动只适用于室内除尘或者固定场所的除尘,对于高空粉尘的去除缺乏灵活性。且现有处理高空粉尘大多采用在粉尘较多的高空利用飞机等喷洒液体,使得粉尘随着液体的降落去除,然而现有的喷洒液体去除高空粉尘需要利用飞机进行处理,飞机的飞行高度相对于施工场所一般较高从而不好控制且飞机由于体积大等不便于进入施工场所;另外,粉尘随着液体的降落仍然会进入到土壤或水中,对于一些含有土壤或水污染物质的粉尘来说将会对土壤或水造成污染。因而需要寻找一种操作简便、高度可控且环保安全的高空粉尘去除装置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飞行式旋风除尘装置,适用于高空环境下大气污染中粉尘的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飞行式旋风除尘装置,包括无人机、架桥、连接杆、集尘筒、旋风除尘组件和集尘袋。
所述架桥上设有连接杆安装孔,架桥两端的折板上设有螺钉孔。
所述连接杆的两端设有螺纹。
所述集尘筒的上端为圆筒形,下端为漏斗形,上端开口端设有折板,折板上设有螺杆孔,集尘筒的下端设有出尘管。
所述旋风除尘组件上部为圆筒体结构,下部为圆锥体结构,旋风除尘组件的上端封闭,旋风除尘组件的上端设有出气管,旋风除尘组件的下端设有出尘管,旋风除尘组件的筒壁的上端设有进气管,进气管与筒壁的夹角为30°~60°。
两根架桥分别通过螺钉对称安装在无人机两个机臂的末端,连接杆的一端穿过架桥上连接杆安装孔,并通过螺母固定在架桥上,集尘筒通过螺母固定在连接杆的另一端,旋风除尘组件上的进气管通过第一卡箍固定在集尘筒下端的出尘管上,集尘袋通过第二卡箍固定在旋风除尘组件下端的出尘管上。
本实用新型进行高空除尘时,使用者通过操作遥控器操作无人机,含尘气体在无人机组件的螺旋桨的作用下进入集尘筒,并经旋风除尘组件上的进气管沿切线方向进入旋风除尘组件内,含尘气体在旋风除尘组件内受壳筒壁约束自上而下做螺旋形运动,螺旋形运动产生的离心力使得含尘气体中的固体颗粒被甩向筒壁与气流分离,然后再沿筒壁落到集尘袋内。去除了固体颗粒的气体达到旋风除尘组件的下端时,由于旋风除尘组件的下端的圆锥体收缩而向筒体的轴线靠近,提高了气体的切向速度,使得去除了固体颗粒的气体以同样的旋转方向自下而上继续做螺旋运动,并经旋风除尘组件顶端的出气管排出,从而完成含尘气体的粉尘除尘处理。
若观察到集尘袋内的粉尘较多时,使用者通过操作遥控器控制无人机降落,更换集尘袋进行下一次除尘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大学,未经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331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