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飞行式旋风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33104.0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40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乾;陈转明;屈宇琛;戴薇;张利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45/16 | 分类号: | B01D45/16 |
代理公司: | 衡阳市科航专利事务所 43101 | 代理人: | 邹小强 |
地址: | 421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行 旋风 除尘 装置 | ||
1.飞行式旋风除尘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无人机、架桥、连接杆、集尘筒、旋风除尘组件和集尘袋;
所述架桥上设有连接杆安装孔,架桥两端的折板上设有螺钉孔;
所述连接杆的两端设有螺纹;
所述集尘筒的上端为圆筒形,下端为漏斗形,上端开口端设有折板,折板上设有螺杆孔,集尘筒的下端设有出尘管;
所述旋风除尘组件上部为圆筒体结构,下部为圆锥体结构,旋风除尘组件的上端封闭,旋风除尘组件的上端设有出气管,旋风除尘组件的下端设有出尘管,旋风除尘组件的筒壁的上端设有进气管;
两根架桥分别通过螺钉对称安装在无人机两个机臂的末端,连接杆的一端穿过架桥上连接杆安装孔,并通过螺母固定在架桥上,集尘筒通过螺母固定在连接杆的另一端,旋风除尘组件上的进气管通过第一卡箍固定在集尘筒下端的出尘管上,集尘袋通过第二卡箍固定在旋风除尘组件下端的出尘管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式旋风除尘装置,其特征是:进气管与筒壁的夹角为30°~6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飞行式旋风除尘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GPS定位模块、气压计、红外避障模块和/或激光雷达模块,所述GPS定位模块、气压计、红外避障模块和/或激光雷达模块均安装在无人机上,所述GPS定位模块、气压计、红外避障模块和/或激光雷达模块均与遥控器电连接,通过上述GPS定位模块、气压计、红外避障模块和或激光雷达模块实现除尘过程中的定位、气压自动检测和或自主飞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大学,未经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3310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