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震器缓冲装置及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19897.0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7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姚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摩登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18 | 分类号: | F16F9/18;F16F9/32;F16F9/34 |
代理公司: | 上海音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67 | 代理人: | 孙静 |
地址: | 200072 上海市静***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器 缓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震器缓冲装置及减震器,减震器缓冲装置包括限位套、弹性件和活塞环,限位套、弹性件和活塞环互相配合以形成有节流通道和泻流通道。在活塞杆拉伸过程中,泻流通道关闭,活塞环的第一侧面所在一侧的液压油通过节流通道流向活塞环的第二侧面所在的一侧;储存在活塞环的第一侧面所在一侧的液压油产生的压力会限制活塞杆与缸体的内壁碰撞;在活塞杆压缩过程中,活塞环的第二侧面所在一侧的液压油通过泻流通道和节流通道流向活塞环的第一侧面所在的一侧。通过这种结构的设置可进一步降低减震器中的弹性件与缸体内壁产生的异响,以提高汽车在通过大坎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震器缓冲装置其减震器。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使用的减震器基本上都属液压减震器。车辆在颠簸行驶时,液压减震器的活塞杆在缸体内不断作伸缩运动,缸体内的减震油不断通过阀体中的阀片上下流动,来缓冲冲击力,缓减颠簸度。减振器达到拉伸极限,阀系产生的阻尼有限,容易产生噪音和振动发出的异响。尤其在低温情况下减震油通过阀片格外不顺畅,严重影响减震效果。在面对大冲击时,减振器达到拉伸极限,阀系产生的阻尼有限,需要通过橡胶反弹限位块进行缓冲限位,但反弹块与减震器缸体内壁碰撞会产生异响,进而导致减震器的噪音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减震器存在噪音较大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震器缓冲装置及减震器,具有噪音小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减震器缓冲装置,安装于减震器中的活塞杆上,以对所述活塞杆与所述减震器的缸体内壁的碰撞进行缓冲,所述减震器缓冲装置包括限位套、弹性件和活塞环;其中,
所述限位套套设于所述活塞杆外,并与所述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限位套外,并与所述限位套固定连接;
所述限位套的外壁面上设置有沿所述限位套的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且所述第一限位件在所述限位套的轴向上位于所述弹性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
所述活塞环套设于所述限位套外,并在所述限位套的轴线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且所述活塞环在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沿所述限位套的轴线方向可移动,所述活塞环的外壁面与所述缸体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节流通道,所述活塞环的内壁面与所述限位套的外壁面之间形成有泻流通道;并且,
所述活塞环具有相反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面向所述第一限位件设置,所述第二侧面面向所述第二限位件设置;其中,
当所述活塞杆处于拉伸状态时,所述活塞环的所述第二侧面贴合于所述第二限位件,使得所述泻流通道关闭,且所述节流通道处于打开状态,使得位于所述第一侧面所在一侧的液压油通过所述节流通道流向所述第二侧面所在的一侧;
当所述活塞杆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活塞环的所述第一侧面抵靠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使得所述泻流通道打开,且所述节流通道处于所述打开状态,进而使得位于所述第二侧面的一侧的液压油通过所述泻流通道和所述节流通道流向所述第一侧面所在的一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方式中的减震器缓冲装置由于设置有节流通道和泻流通道。在活塞杆拉伸过程中,泻流通道关闭,第一侧面所在一侧的液压油通过节流通道流向第二侧面所在的一侧;此时,第一侧面所在一侧的液压油产生的压力会限制活塞杆与缸体的内壁碰撞;在活塞杆压缩过程中,第二侧面所在一侧的液压油通过泻流通道和节流通道流向第一侧面所在的一侧。通过这种结构的设置可进一步降低减震器中的弹性件与缸体内壁产生的异响。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减震器缓冲装置,所述活塞环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沿所述活塞环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节流槽,且所述节流槽沿所述活塞环的轴线方向倾斜设置,多个所述节流槽将所述第一侧面所在的一侧和所述第二侧面所在的一侧连通,以构成所述节流通道的一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摩登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摩登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198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家居控制终端
- 下一篇:超声台车的充电装置和超声台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