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机器人的取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107968.5 | 申请日: | 2019-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59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兰依;石敏;杜珂;耿昌易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41/00 | 分类号: | H01R41/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沈渊琪 |
| 地址: | 530031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机器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设备巡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机器人的取电装置,包括取电基座和多个设置于取电基座上的取电机构,取电机构包括设置于取电基座上的导柱套、滑动插接于导柱套上的导柱、设置于导柱套与导柱之间的弹簧、设置于导柱上的绝缘取电支架、转动连接于绝缘取电支架上的取电轮及插接于取电轮一端的取电环。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设置了导柱套、导柱、弹簧、绝缘取电支架、取电轮等结构,取电效果很好,取电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设备巡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机器人的取电装置。
背景技术
配电房中的各种设备均需要进行定时的监测,以便及时的发现意外出现的问题。目前,配电房大多数通过人工巡检来完成监测工作。然而,采用人工巡检存在检测结果不稳定、人工成本高以及工人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等问题。用机器人代替人进行巡检,则可以避免很多人工巡检过程中的难题,且能随时调配机器人达到指定位置,可以在未知是否有险情的情况下进行检测和巡视。轨道机器人的出现完善了国家电网电力检测与控制的智能化和网络化。
现有的轨道式机器人大多采用滑动接触取电,取电摩擦阻力大,且易产生电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机器人的取电装置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轨道机器人的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取电基座和多个设置于取电基座上的取电机构,取电机构包括设置于取电基座上的导柱套、滑动插接于导柱套上的导柱、设置于导柱套与导柱之间的弹簧、设置于导柱上的绝缘取电支架、转动连接于绝缘取电支架上的取电轮及插接于取电轮一端的取电环。
所述的一种轨道机器人的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取电基座上设置至少一对取电机构,每对取电机构中的取电轮相对设置。
所述的一种轨道机器人的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取电基座上设置两对取电机构。
所述的一种轨道机器人的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绝缘取电支架包括固定连接于导柱上端的取电底板和两个固定连接于取电底板两侧的取电侧板,取电侧板上开设取电侧板通孔,取电侧板通孔的内侧设置轴承,取电轮的两端插接于两个轴承。
所述的一种轨道机器人的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取电轮包括插接于两个轴承上的取电轮中部和上端罩于取电侧板外侧的取电轮外接触部,取电环与取电轮中部插接配合,取电轮中部与取电轮外接触部之间形成取电轮凹槽。
所述的一种轨道机器人的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取电侧板的下端内侧开设供取电轮外接触部穿过的取电侧板凹槽。
所述的一种轨道机器人的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导柱包括上部和下部,上部的横截面大于下部的横截面,导柱的上部与导柱套的套孔滑动配合,导柱的下部与导柱套的套孔之间具有间隙,弹簧设置于该间隙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设置了导柱套、导柱、弹簧、绝缘取电支架、取电轮等结构,取电效果很好,取电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中:取电基座1、导柱套2、导柱3、弹簧4、取电轮5、取电轮中部500、取电轮外接触部501、取电轮凹槽502、取电环6、取电底板7、取电侧板8、取电侧板凹槽800、轴承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079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肢格构式异形柱
- 下一篇:一种道路桥梁用小型裂缝修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