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航行器用燃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07364.0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89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吴赜偲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赜偲 |
主分类号: | F02M21/02 | 分类号: | F02M21/02;C25B1/04;F02B43/10;F02B6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刘娟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鼓***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航行 器用 燃料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航行器用燃料系统,包括航行器本体;航行器本体上设置有气体生产装置、第一气体燃料供给系统和第二气体燃料供给系统;第一气体燃料供给系统及第二气体燃料供给系统均能够与气体生产装置连通;第一气体燃料供给系统能够为航行器用燃料系统的发动机提供气体燃料;第二气体燃料供给系统能够为航行器用燃料系统的发电机提供气体燃料。在航行器行驶过程中,气体生产装置能够及时生产出作为航行器用燃料的气体,并通过第一气体燃料供给系统将气体燃料供给发动机使用,通过第二气体燃料供给系统将气体燃料供给发电机使用,如此,大大提高了航行器的续航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行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行器用燃料系统。
背景技术
航行器用发电机所排放的废气中,因包含HC、CO、NOx及硫化物等气体,使得航行器用发电机所排放的废气成为重要的大气污染源之一。逐渐的,人们开始采用天然气作为航行器发电机的主要燃料。如此,航行器所排放的废气中污染物逐渐变少。并且,以气体作为发动机的燃料能够有效地降低航行器行驶过程中对水系的污染。然而,航行器在长时间的行驶过程中,对气体燃料的耗费量巨大。
目前,航行器的续航能力不足,限制了航行器的行程。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航行器的续航能力不足,限制了航行器的行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航行器用燃料系统。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的一种航行器用燃料系统,包括航行器本体;航行器本体上设置有气体生产装置、第一气体燃料供给系统和第二气体燃料供给系统;
第一气体燃料供给系统及第二气体燃料供给系统均能够与气体生产装置连通;第一气体燃料供给系统能够为航行器用燃料系统的发动机提供气体燃料;第二气体燃料供给系统能够为航行器用燃料系统的发电机提供气体燃料。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气体生产装置包括圆筒结构的电解室;电解室的其中一侧设有第一电极片,另一侧设有第二电极片;
第一电极片与电解室之间设有第一连接组件;
第一连接组件包括有一侧面相贴合的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且第一法兰盘的直径大于第二法兰盘的直径;
第一法兰盘远离第二法兰盘的一侧面与电解室的一侧固定连接;
第一电极片靠近电解室的一侧面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形状及尺寸均与第二法兰盘的形状及尺寸相匹配;当第一法兰盘靠近第二法兰盘的一侧面与第一电极片固定连接时,第二法兰盘嵌入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法兰盘、第二法兰盘和电解室同轴设置;
第一法兰盘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法兰盘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与电解室的内部相连通;
第一电极片为顶端圆弧状,底端及两侧直线的结构;
第一电极片的下部开设有第一液体输送孔,上部依次开设有第一气体输送孔和第二液体输送孔;
第一液体输送孔、第二液体输送孔以及第一气体输送孔均与第二通孔连通;
第二电极片的结构与第一电极片的结构相同;
第二电极片与电解室之间设有第二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的结构与第一连接组件的结构相同;第二连接组件用于固定连接第二电极片和电解室。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电极片的中部开设有一个定位孔;
第一电极片的中部还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且多个第一安装孔围绕定位孔两两等间距排列;对应的,沿第二法兰盘的周向,第二法兰盘也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通过第一安装孔使用紧固件固定连接第二法兰盘和第一电极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赜偲,未经吴赜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073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