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涡轮机减震壳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06544.7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19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郑启航;李欣弘;王汉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广瀚动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2 | 分类号: | F04D29/42;F04D29/6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利明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涡轮机 减震 | ||
一种涡轮机减震壳,涉及涡轮减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涡轮机采用海绵进行减震,减震效果差且不适合高温环境使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上减震部件和下减震部件结构相同,所述上减震部件和下减震部件相对设置,且通过中间体连接构成减震壳体,所述中间体为侧壁设有开口的筒形结构,中间体侧壁开口用于涡轮机的出水口穿过;减震部件和下减震部件均采用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固定连接,第一筒体的侧壁与第二筒体的相对侧壁之间形成倾斜的空隙,该空隙内填充有第一填充层;第二筒体与中间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筒体的侧壁与中间体的相对侧壁之间形成倾斜的空隙,该空隙内填充有第二填充层。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作为减震壳体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轮减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涡轮增压应用的领域非常的广泛,很多精密的仪器也都应用到涡轮,但是涡轮在使用时由于叶片转动,产生震动较大,对使用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现有对涡轮减震通常采用在涡轮壳体的外侧加设海绵等材料进行震动缓冲,不仅减震效果差,且由于材料限制,海绵作为缓冲介质并不适合温度较高的环境使用,因此,就需要一种适合高温环境中使用的涡轮减震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涡轮机采用海绵进行减震,减震效果差且不适合高温环境使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涡轮机减震壳。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涡轮机减震壳,包括上减震部件、下减震部件和中间体5;
上减震部件和下减震部件结构相同,所述上减震部件和下减震部件相对设置,且通过中间体5连接构成减震壳体,所述中间体5为侧壁设有开口的筒形结构,中间体5侧壁开口用于涡轮机的出口穿过;
上减震部件和下减震部件均包括第一筒体1、第一填充层2和第二筒体3;
第一筒体1与第二筒体3固定连接,第一筒体1的侧壁与第二筒体3的相对侧壁之间形成倾斜的空隙,该空隙内填充有第一填充层2;
上减震部件的第一筒体1的顶面中心开有圆形通孔,下减震部件的第一筒体1的底面中心开有圆形通孔;
中间体5的内壁为向内凹的弧形,外壁的顶端和底端均为斜坡状;
上减震部件和下减震部件的第二筒体3与中间体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筒体3的侧壁与中间体5的相对侧壁之间形成倾斜的空隙,该空隙内填充有第二填充层4;
第一填充层2和第二填充层4均由粘弹性共混型阻尼材料制成的减震层。
进一步地,第二筒体3的侧壁由上至下包括三段,第一段的外侧壁为倾斜状,且与第一筒体1的内侧壁呈相互平行的斜面,第三段的内侧壁为倾斜状,且与中间体5的外侧壁呈相互平行的斜面,第二段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段的底部和第三段的顶部。
进一步地,中间体5的底端沿环形面开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顶端向上延伸至中间体5的上部,所述矩形槽的两个壁间等间隔固定有多个弹簧,所述多个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楔形口的两个侧壁上。
进一步地,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3通过多个第一固定件6固定,多个第一固定件6分布设置,穿过第一筒体1旋入第二筒体3的第一段的顶部,实现对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3的固定。
进一步地,第二筒体3和中间体5通过多个第二固定件7固定,所述多个第二固定件7沿第二筒体3圆周等间隔分布;每个第二固定件7均穿过第二筒体3的第二段、旋入中间体5的顶部或底部,实现对第二筒体3和中间体5的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广瀚动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广瀚动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065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铁隧道沉降加固装置
- 下一篇:分体式电力数据传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