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纤维加载杆的制备模具及使用其的制备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104448.9 | 申请日: | 2019-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92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穆举杰;徐建东;方聃;何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誉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33/00 | 分类号: | B29C33/00;B29C33/02;B29C70/46;B29L31/30;B29L31/06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言倩玉 |
| 地址: | 213166 江苏省常州市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加载 制备 模具 使用 装置 | ||
1.一种碳纤维加载杆的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适于合模的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
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基座,以及在上模基座朝向下模组件的端面沿着上模基座的长度方向延伸有上模凹型腔;所述上模凹型腔包括截面为半圆柱状体的上腔基体,以及在所述上腔基体的两端分别一体设有的与所述上腔基体贯通的截面为异形状的上腔翼体;
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基座,以及在所述下模基座朝向上模基座的端面沿着下模基座的长度方向延伸有适于与所述上模凹型腔契配的下模凹型腔;所述下模凹型腔包括截面为半圆柱状体的下腔基体,以及在所述下腔基体的两端分别一体设有的与所述下腔基体贯通的截面为异形状的下腔翼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加载杆的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沿着上模基座和下模基座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相对的侧端面均凹设有凹陷槽以使所述上模基座和下模基座的宽度方向的截面为工字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加载杆的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模基座和下模基座的凹陷槽中分别沿着上模基座和下模基座的长度方向间隔地设置有若干条电加热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纤维加载杆的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加载杆的制备模具还包括适于包套在所述上模基座外侧的上护套和适于包套在所述下模基座外侧的下护套;以及
所述上护套从上模基座背离下模基座的顶端和设有凹陷槽的两个侧端进行对于上模基座的包覆;
所述下护套从下模基座背离上模基座的底端和设有凹陷槽的两个侧端进行对于下模基座的包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纤维加载杆的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护套和下护套均采用绝缘且隔热保温的材质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加载杆的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基座朝向下模基座的端面且位于上模凹型腔的两侧间隔地设有若干条平行于所述下模基座的宽度方向的嵌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加载杆的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基座朝向上模基座的端面且位于下模凹型腔的两侧沿着下模基座的长度方向设有硅胶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碳纤维加载杆的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片靠近下模凹型腔沿着下模基座的边沿与下模凹型腔的边沿之间存在0.05~0.2mm的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碳纤维加载杆的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模基座和下模基座相对的端面之间设有定位导向销。
10.一种碳纤维加载杆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碳纤维加载杆的制备模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誉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新誉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0444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短距离无线收发装置的支架
- 下一篇:一种用于织物染色的高压自动调节喷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