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弯机后定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98320.6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86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谢建平;胡宇文;何坚雄;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高明杰之恒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02 | 分类号: | B21D5/02;B21D4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 |
地址: | 52851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弯 定位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弯机后定位机构,包后部轨道、后定位工装,后部轨道沿前后方向延伸,后定位工装包括横向设置的下安装板、横向设置的上安装板,上安装板设于下安装板上方并与下安装板可旋转地连接,还包括第一后驱动机构、第二后驱动机构,第一后驱动机构驱动下安装板沿后部轨道滑动,上安装板的左部和/或右部设有主万向铰,第二后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主万向铰连接。进行连续折弯时,无需将外设的板材向前移动,手持已加工部分,而是将板材向后推动,用后定位工装支撑已加工部分,如此,需要工人手持的部分始终是未加工的平板,不仅可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还可以方便工人确定摆放位置,提高加工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弯机领域,特别是一种折弯机后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折弯机包括后定位机构、折弯上模、折弯下模。连续折弯是对同一板材进行多次折弯。在连续折弯时,其加工步骤大致为:工人将板材从前侧平放入折弯上模与折弯下模之间,板材的后侧与定位机构抵接,折弯上模向下移动将板材压弯,之后再向上移动复位,如此,完成一次折弯动作;下次折弯之前,工人将板材向外移动一定的距离,或后定位机构将板材的后端向前推动一定的距离,将需要折弯的位置移动到折弯上模与折弯下模之间适合的位置上。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后定位机构结构简单,只能对板材的后端简单抵接,板材的后端如果倾斜放置,则无法进行定位,因此,在连续折弯时,多采用上述的加工步骤,每次折弯后,板材必须向外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需要工人扶持的板材重量越来越大,工作的劳动强度较大。并且,工人需要扶持板材上已加工的部分,这部分还会遮挡工人的视线,工人难以把握板材的正确放置位置,导致连续折弯的精度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采用现有的折弯机进行连续折弯,工人劳动强度较大、以及加工精度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折弯机后定位机构,包后部轨道、后定位工装,所述后部轨道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后定位工装包括横向设置的下安装板、横向设置的上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设于所述下安装板上方并与所述下安装板可旋转地连接,还包括第一后驱动机构、第二后驱动机构,第一后驱动机构驱动下安装板沿所述后部轨道滑动,所述上安装板的左部和/或右部设有主万向铰,所述第二后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主万向铰连接。
第一后驱动机构驱动下安装板在后部轨道上沿前后方向滑动,第二后驱动机构驱动上安装板与下安装板相对旋转,下安装板前后滑动的过程中,上安装板与下安装板共同前后滑动,外设的板材的后端抵接在上安装板上,当外设的板材被折弯之后,将外设的板材向后推动一定的距离,将待加工位置推到外设的折弯上模、折弯下模之间;第一后驱动机构驱动下安装板移动,使得上安装板与外设的板材继续抵接,接着进行下一次折弯。当外设的板材上需要加工斜向的折痕时,第二后驱动机构驱动上安装板旋转,可以直接将外设的板材推至倾斜,并将其后端抵接在上安装板上,从而加工斜向的折痕。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连续折弯时,无需将外设的板材向前移动,手持已加工部分,而是将板材向后推动,用后定位工装支撑已加工部分,如此,需要工人手持的部分始终是未加工的平板,不仅可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还可以方便工人确定摆放位置,提高加工精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后驱动机构、第二后驱动机构均为伺服电机。采用伺服电机,方便精确调节上安装板的旋转角度和下安装板的前后运行路程。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安装板的左部和右部均设有主万向铰,所述第二后驱动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后驱动机构分别与所述上安装板左部和右部的主万向铰连接。在第二后驱动机构的伸缩长度一定的情况下,上安装板的左右倾斜角度应当是一定的,但是主万向铰本身具有一定的连接间隙,容易松动,所以设置两个第二后驱动机构分别与上安装板的左部和右部相连,以提高上安装板的旋转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高明杰之恒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高明杰之恒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983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针筒式加料装置
- 下一篇:可加热的高分子材料制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