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跨介质的智能飞行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83811.3 | 申请日: | 2019-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13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 发明(设计)人: | 刘岩松;郑欣;张硕;龙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F5/02 | 分类号: | B60F5/02 |
| 代理公司: | 沈阳维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9 | 代理人: | 甄玉荃 |
| 地址: | 110136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介质 智能 飞行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仿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跨介质的智能飞行器。包括机身、机翼、尾翼、动力系统、探测系统和飞行控制系统,所述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动力方面采用了双动力系统,在空中时,两个小型的涡轮喷气发动机提供足够大推力,入水后,蓄电池通过电机带动机翼和螺旋桨工作,机翼以扑翼的形式提供转向和浮潜,螺旋桨为在水下的行动提供转动力。而所述的探测系统用于数据采集和水下救援。因此所述魔鬼鱼无人机作为跨介质飞行的飞行器,可以在水空之间自由穿梭,可以有效的进行海洋勘探和海上救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仿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跨介质的智能飞行器。
背景技术
海洋勘探和海上救援作为国家的两个重大难题,海洋勘探需要有设备可以快速到达需要勘探的水域并且潜入水中观察水中的环境,且设备勘探远比人工勘探更加的安全经济且有效率。海上救援需要有飞行器在海面上进行快速搜索,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需要救助的人员,甚至在一些极端情况需要潜入水中观察被困人员的具体位置和具体情况,以实施下一步的救援计划。不过目前探测无人机重量较大、阻力大且没有海上救援与海洋勘探功能兼具的飞行器,所以解决上述问题尤为重要。
魔鬼鱼没有背鳍,其宽大的三角形胸鳍和圆盘一样的身体构成了巨型扁片状躯体。巨大的胸鳍在形态和功能上与鸟类的双翼相似,通过扇动两翼在海中自由的驰骋。魔鬼鱼用双鳍拍击水面,跃起在空中翻筋斗,魔鬼鱼在准备越出水面的一瞬间需要很多的准备,它能做出一种旋转状的跳跃,随着旋转速度越来越快,魔鬼鱼迅速上升,跳出海面。仿生飞行器在应用上技术上超出了传统飞行器设计和空气动力学研究范畴,其优质的设计和良好动力学特性是目前非常富有挑战性的应用研究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介质的智能飞行器,旨在水与空气两介质自由穿梭,兼备良好的空中飞行的机动性和水中的勘测能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跨介质的智能飞行器,该飞行器能够跨介质飞行,即能够在水与空气两介质自由穿梭,包括机身、机翼、尾翼、动力系统、探测系统和飞行控制系统,所述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所述机身为扁平化形状,外形彷魔鬼鱼;机身内部采用静密封设置成密封舱,动力系统、飞行控制系统位于机身密封舱中,所述机翼的翼梢后缘外侧的可动翼面为副翼,所述机翼为“魔鬼鱼翅膀”的扑翼形,所述扑翼在水中提供转向和浮潜,所述进气道位于机身前部,所述垂直尾翼位于机身尾部,所述方向舵位于垂直尾翼尾部,所述尾喷口位于机身后部,即发动机排气系统的出口;
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系统采用双动力系统,包括由内置蓄电池驱动的带有螺旋桨的电力发动机,以及燃气涡轮喷气式发动机;所述螺旋桨位于机身尾部。
进一步改进,所述尾喷口和进气道口采用O型圈密封。
进一步改进,所述飞行控制系统内置控制器、陀螺仪和相关仪表。
进一步改进,所述探测系统包括:声呐系统、热成像系统、图像采集系统、温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金属检测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
进一步改进,所述图像采集系统采用高清带云台摄像头和水下高穿透照明系统。
进一步改进,所述机身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
进一步改进,飞行器翼展、机身长度、机身高度,分别为:5.6m、3m、1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未经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838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LCM自动组装设备的热压部清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排气式储能用锂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