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满足大载荷大行程要求的气门弹簧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82681.1 | 申请日: | 2019-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7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姜晓炜;程海波;王瑞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兰菱弹簧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1/04 | 分类号: | F16F1/04;F16F1/06;F16F1/08;F16F3/04;B21F35/00;B23P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田相迪 |
| 地址: | 314511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崇福***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满足 载荷 行程 要求 气门 弹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满足大载荷大行程要求的气门弹簧,包括第一弹簧体和第二弹簧体,第一弹簧体与第二弹簧体均由弹簧钢丝绕制而成,第一弹簧体和第二弹簧体同轴,第一弹簧体和第二弹簧体的弹簧钢丝的截面为椭圆形,第一弹簧体的连接端与第二弹簧体的连接端连接,第一弹簧体为等径结构,第二弹簧体为变径结构,且第二弹簧体由连接端向着自由端方向其直径逐渐减小,第一弹簧体的节距由自由端向着连接端逐渐增大。该气门弹簧在应力不变的情况下,通过降低压并高度来增加全变形量和工作行程,有利于小空间紧凑型设计,实现小空间、大负荷,较高程度地提高弹簧的负荷特性,能有效改变弹簧的应力谱,避免系统共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簧加工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可满足大载荷大行程要求的气门弹簧。
背景技术:
现有气门弹簧采用圆钢丝、等节距、等外径结构,无法满足大载荷大行程要求,并且这种结构的气门弹簧会引起共振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应力不变的情况下,通过降低压并高度来增加全变形量和工作行程的可满足大载荷大行程要求的气门弹簧,该气门弹簧有利于小空间紧凑型设计,实现小空间、大负荷,较高程度地提高弹簧的负荷特性,能有效改变弹簧的应力谱,避免系统共振,切实提高工作可靠性和疲劳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可满足大载荷大行程要求的气门弹簧,包括第一弹簧体和第二弹簧体,第一弹簧体与第二弹簧体均由弹簧钢丝绕制而成,第一弹簧体和第二弹簧体同轴,第一弹簧体和第二弹簧体的弹簧钢丝的截面为椭圆形,第一弹簧体的连接端与第二弹簧体的连接端连接,第一弹簧体为等径结构,第二弹簧体为变径结构,且第二弹簧体由连接端向着自由端方向其直径逐渐减小,第一弹簧体的节距由自由端向着连接端逐渐增大,第二弹簧体的节距由连接端向着自由端逐渐减小。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上述变径变节距以及椭圆形截面结构,在应力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降低压并高度,从而增加了全变形量和工作行程,有利于小空间紧凑型设计;实现小空间、大负荷,较高程度地提高弹簧的负荷特性;能有效改变弹簧的应力谱,避免系统共振,切实提高工作可靠性和疲劳寿命。
作为优选,第一弹簧体的连接端的直径与第二弹簧体连接端的直径一致。
作为优选,第一弹簧体连接端的节距大于第二弹簧体连接端的节距。
作为优选,第一弹簧体和第二弹簧体由弹簧钢丝一体绕制而成。
进一步的,第一弹簧体和第二弹簧体的自由端的端面为磨平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圆截面弹簧钢丝的应力分布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椭圆形弹簧钢丝的应力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可满足大载荷大行程要求的气门弹簧,包括第一弹簧体1和第二弹簧体2,第一弹簧体1与第二弹簧体2均由弹簧钢丝绕制而成且一体绕制成型,第一弹簧体1和第二弹簧体2同轴,第一弹簧体1和第二弹簧体2的弹簧钢丝的截面为椭圆形截面(3.1*3.88mm),第一弹簧体1的连接端与第二弹簧体2的连接端连接,第一弹簧体2为等径结构,第二弹簧体2为变径结构,且第二弹簧体2由连接端向着自由端方向其直径逐渐减小,第一弹簧体1的节距由自由端(图中的外端)向着连接端逐渐增大,第二弹簧体2的节距由连接端向着自由端(图中的外端)逐渐减小。为了优化性能,第一弹簧体1的连接端的直径与第二弹簧体2连接端的直径一致,第一弹簧体1连接端的节距大于第二弹簧体2连接端的节距。考虑到工作工况,进一步的,第一弹簧体1和第二弹簧体2的自由端的端面为磨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兰菱弹簧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兰菱弹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826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处理用超滤膜
- 下一篇:一种环保碳性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