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弯箍机物料抓取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81725.9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93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牛强;刘玉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裕思特电气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5/02 | 分类号: | B25J15/02;B25J15/04;B21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周庆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红***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弯箍机 物料 抓取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弯箍机物料抓取工装,属于钢筋加工技术领域。该弯箍机物料抓取工装包括支撑架、连接装置、夹紧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板、竖板、挡板和限位杆,所述竖板对称安装在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两侧,所述第一螺纹杆和所述第二螺纹杆的端部分别与所述竖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和所述第二螺纹杆的端部分别贯穿挡板,所述第一螺纹杆与所述第二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表面固定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三螺纹杆螺纹贯穿于所述竖板,所述第二夹紧板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三螺纹杆的端部。本实用新型便于对夹紧的位置进行调节,方便对不同大小的弯箍进行夹紧固定,使用更加的灵活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弯箍机物料抓取工装。
背景技术
钢筋作为混凝土的骨架构成钢筋混凝土,成为建筑结构中使用面广、量大的主材。制作钢筋骨架,需要对钢筋进行强化、拉伸、调直、切断、弯曲、连接等加工,最后才能捆扎成形。
目前,现有的弯箍机物料抓取工装,在夹取弯箍时不便于进行调节,只能对固定大小的弯箍进行抓取,使用不够灵活。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弯箍机物料抓取工装,旨在改善弯箍机物料抓取工装,在夹取弯箍时不便于进行调节,只能对固定大小的弯箍进行抓取,使用不够灵活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弯箍机物料抓取工装,包括支撑架、连接装置、夹紧机构和调节机构。
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板、竖板、挡板和限位杆,所述竖板对称安装在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两侧,所述挡板对称固定在所述固定板的底部,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竖板之间,所述限位杆固定在所述竖板与所述挡板之间,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筒体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对称固定在所述筒体的两侧,所述第二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固定板的顶面,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伺服电机、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和第一夹紧板,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所述筒体的内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主轴,所述主轴贯穿所述固定板,所述主轴的端部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螺纹杆和所述第二螺纹杆的端部分别与所述竖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和所述第二螺纹杆的端部分别贯穿挡板,所述第一螺纹杆与所述第二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表面固定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螺纹杆和所述第二螺纹杆分别螺接有第一夹紧板,所述第一夹紧板套接在所述限位杆的外表面,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三螺纹杆、第二夹紧板和定位杆,所述定位杆贯穿于所述竖板,所述第三螺纹杆螺纹贯穿于所述竖板,所述第二夹紧板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三螺纹杆的端部,所述定位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夹紧板的表面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竖板的一侧顶面固定有第一连接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耳和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连接耳一体成型于所述竖板的顶面,所述第一螺栓贯穿所述第一连接耳,所述第一螺栓的端部螺接于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筒体的顶面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被构造成与机械臂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耳和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连接耳固定在所述筒体的两侧,所述第二螺栓贯穿所述第二连接耳,所述第二螺栓的端部螺接在所述固定板的顶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筒体的一侧开设有筒门,所述筒门通过锁扣与所述筒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纹杆和所述第二螺纹杆的螺纹结构为相反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紧板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夹头,所述第二夹紧板的表面固定有第二夹头,所述第一夹头和所述第二夹头为相对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裕思特电气设备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裕思特电气设备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817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