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架桥桥梁的限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74342.9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40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威;徐善文;苏三庆;李昱;赵昊田;孙壮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19/0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房鑫 |
地址: | 71005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架桥 桥梁 限位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架桥桥梁的限位系统,包括第一U型板、第二U型板、第一固定端板、第三U型板、第四U型板及第二固定端板,其中,两个桥梁梁体均位于桥墩上,且第一U型板、第二U型板、第一固定端板、第三U型板、第四U型板及第二固定端板位于两个桥梁梁体之间,该系统有效的限制桥梁梁体的位移,且具有一定的耗能减震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桥梁减震领域,涉及一种高架桥桥梁的限位系统。
背景技术
在桥梁工程中连续梁桥一般会设有多道伸缩缝,在地震作用下为主梁移位提供了空间,容易产生落梁的风险。在地震中,梁式桥的主梁、桥墩、支座、桥台、桥面连续、主梁横向连接系、墩台挡块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抗震系统,但支座对主梁移位约束较弱,桥面铺装协调了部分主梁移位,能够起到连梁装置的作用,桥台有效的约束了主梁的纵向移位,挡块有效的约束了主梁的横向移位,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主梁移位,防止了落梁。
在桥梁实际工程中应看到,桥台的限位作用对于小桥是有效的,对于大、中形桥梁,由于伸缩缝数量多,使得桥台的纵向限位作用大打折扣,若桥台背墙破坏将使得桥台的约束作用大大减弱,从而导致落梁,现有抗震技术和构造措施仍有较大改进余地。
目前在桥梁结构中通常会在主梁两端设置横向混凝土挡块,但在非强震区,往往不会设置纵向挡块,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发生纵向落梁。在强震区纵向限位的通常做法是在墩梁间设置缆索,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落梁震害的发生,但基本没有耗能作用,功能用途相对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高架桥桥梁的限位系统,该系统有效的限制桥梁梁体的位移,且具有一定的耗能减震作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架桥桥梁的限位系统包括第一U型板、第二U型板、第一固定端板、第三U型板、第四U型板及第二固定端板,其中,两个桥梁梁体均位于桥墩上,且第一U型板、第二U型板、第一固定端板、第三U型板、第四U型板及第二固定端板位于两个桥梁梁体之间;
第一U型板及第二U型板固定于第一固定端板上,第三U型板及第四U型板均固定于第二固定端板上,第一固定端板及第二固定端板均固定于桥墩上;
第一U型板与第二U型板组成X型结构,第三U型板及第四U型板组成X型结构;
第一U型板的前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板,第二U型板的前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板;第一U型板的后端设置有第三支撑板、第二U型板的后端设置有第四支撑板,其中,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通过第一耗能弹簧相连接,第三支撑板与第四支撑板之间通过第二耗能弹簧相连接;
第三U型板的前端设置有第五支撑板,第四U型板的前端设置有第六支撑板,第三U型板的后端设置有第七支撑板,第四U型板的后端设置有第八支撑板,其中,第五支撑板与第六支撑板之间通过第三耗能弹簧相连接,第七支撑板与第八支撑板之间通过第四耗能弹簧相连接;
第七支撑板及第一支撑板与一侧的桥梁梁体相连接,第二支撑板及第八支撑板与另一侧的桥梁梁体相连接。
还包括盖板,其中,盖板位于桥墩上,第一U型板、第二U型板、第三U型板及第四U型板位于盖板与桥墩之间。
第一U型板与第二U型板之间以及第三U型板与第四U型板之间均设置有加劲肋。
第一固定端板及第二固定端板与桥墩之间通过高强度螺栓相连接。
第七支撑板与桥梁梁体之间、第一支撑板与桥梁梁体之间、第二支撑板与桥梁梁体之间以及第八支撑板与桥梁梁体均通过螺栓相连接。
第七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及第八支撑板均为L型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743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电机组件及吸尘器
- 下一篇:减振器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