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茶粉混合均匀度的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48623.7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26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马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宇隆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3/10 | 分类号: | B01F13/10;B01F7/18;B02C7/08;A23F3/06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李根深 |
地址: | 4432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混合 均匀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高茶粉混合均匀度的混合装置,包括机壳,机壳内设置有混合腔,机壳上还设置有与混合腔连通的进料斗,以及电机,且电机转轴与从混合腔向上穿出的驱动轴连接,机壳内还设置有位于混合腔下方的研磨腔,且驱动轴向下穿出混合腔与设置在研磨腔内的磨盘固定连接,还包括与研磨腔连通的出料管;机壳内还设置有位于混合腔和研磨腔之间供驱动轴穿过的通道,磨盘盘面与研磨腔内壁之间留有研磨间隙。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混合腔后增设研磨腔,提高了物料的混合均匀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提取物加工预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茶粉混合均匀度的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中含有多中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将这些成分提出来,可以添加到食品或保健品中去,提高食品或保健品的价值。
在对茶叶有效成分进行提取的工艺中,需要对经粉碎的茶粉先与水混合,然后进行后续的加工。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搅拌机对茶粉和水进行混合,但是,由于物料(即茶粉)在混合过程中极易发生团聚现象,导致混合不均匀,对后续加工造成不良影响,最终影响提取效果。
有鉴于此,需要对现有的搅拌装置进行针对性改进,提高混合均匀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提高茶粉混合均匀度的混合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搅拌设备对物料混合不均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提高茶粉混合均匀度的混合装置,包括机壳,机壳内设置有混合腔,机壳上还设置有与混合腔连通的进料斗,以及电机,且电机转轴与从混合腔向上穿出的驱动轴连接,机壳内还设置有位于混合腔下方的研磨腔,且驱动轴向下穿出混合腔与设置在研磨腔内的磨盘固定连接,还包括与研磨腔连通的出料管;机壳内还设置有位于混合腔和研磨腔之间供驱动轴穿过的通道,磨盘盘面与研磨腔内壁之间留有研磨间隙。
上述技术方案中,物料通过进料斗进入混合腔内,在其中进行第一次混合,然后从通道进入研磨腔,在研磨腔内通过研磨间隙,在通过过程中,磨盘在电机的驱动下发生转动,从而对经过的混合物进行研磨,提高了混合的均匀度。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之处:
1)首先在混合腔内对物料进行第一次混合,然后物料进入下方的研磨腔内,在研磨间隙进行第二次混合(即研磨),提高了物料的混合均匀度;
2)同时,混合腔和研磨腔的动力来源均为同一台电机,这样实现了同步作业,节约了能源消耗;
3)整个装置结构紧凑,实现了体积小、功能全,使得装置的性价比得以提高,易于在市场进行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壳1、混合腔2、进料斗3、电机4、驱动轴5、搅拌杆6、研磨腔7、磨盘8、出料管9、进水管10、螺旋混合叶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宇隆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北宇隆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486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藏车厢包边
- 下一篇:避矸石双伸缩捣实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