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叉车式AGV小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27010.5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5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陈雄辉;许见忠;苏金斌;林杰城;余协;蔡星枝;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航天思尔特机器人系统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075 | 分类号: | B66F9/075;F16F15/067;B66F9/12;B66F9/22;B66F9/18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杨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叉车 agv 小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叉车式AGV小车,涉及AGV叉车技术领域,包括车体部分和叉车部分;车体部分的底部四角分别设置有承重轮,且位于承重轮之间的底部上设有两套舵轮;叉车部分包含支撑架、连接板以及叉车架,叉车架包括滑动杆、两个叉板以及推动杆,滑动杆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且两个叉板之间相互间隔设置,两个推动杆伸缩推动,分别带动叉板移动,使得两个叉板沿前后方向相对靠近或远离。通过连接板可升降的设置在支撑架上,且叉车架上的两个叉板套设于同一滑动杆,在各自的推动杆的推动下沿滑动杆相对滑动或固定,两个叉板之间沿前后方向相对靠近或远离,使得货叉之间的间距可调,根据货物的长度对应调整两个叉板之间的距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AGV叉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叉车式AGV小车。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化的发展,各类型的自动化生产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市面上各类型AGV小车层出不穷。有时各工位由于货物类型、货物种类、车间空间或其它因素的限制,一般的AGV小车在搬运取货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如取货操作较为繁琐、取货效率较低等。
目前,市面上的叉车式AGV小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AGV小车取货搬运的不足。AGV小车与叉车配合使用,通过叉车将货物移至AGV车上,当移至特定位置时,再使用叉车将货物卸下。然而,现有的AGV小车上的叉车货叉之间只能同步上下升降,以承托叉取以及运输货物,两个货叉的位置相对固定,不能很好的适配多种长度尺寸的货物叉取,且不能调整货物在货叉上的相对位置,叉取、运输较为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叉车式AGV小车,旨在改善现有AGV叉车的货叉之间相对固定导致的叉运输货物不稳定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方案:
一种叉车式AGV小车,包括车体部分和叉车部分;所述车体部分的底部四角分别设置有承重轮,且位于所述承重轮之间的所述底部上设有两套舵轮,两套所述舵轮沿同一水平线上相对间隔设置,以带动所述车体部分全方位移动;叉车部分配置于所述车体部分上,所述叉车部分包含支撑架、可升降移动的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的连接板以及配置于所述连接板上的叉车架,所述叉车架包括滑动杆、套设于所述滑动杆且可沿所述滑动杆相对移动的两个叉板以及分别驱动所述叉板相对移动的推动杆,所述滑动杆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且两个所述叉板之间相互间隔设置,两个所述推动杆伸缩推动,分别带动所述叉板移动,使得两个所述叉板沿前后方向相对靠近或远离,以承托叉取不同长度尺寸的货物。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叉板呈L型,均包含相对竖向设置的短边板以及相对水平设置的长边板;所述短边板的一端滑动套设于所述滑动杆上,另一端与所述长边板相固定;所述滑动杆沿前后方向横向固设于所述连接板上,且所述推动杆沿前后方向横向设置,且推动端连接至所述短边板上,以带动所述短边板沿所述滑动杆相对滑动。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长边板的上端面均设有一对可沿所述长边板长度方向相对移动的楔块,两个所述楔块之间形成一V型放置凹面,以适配不同宽度尺寸的货物。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长边板的上端面设有一滑轨以及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上的两个滑块,所述楔块分别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滑块上,以相对滑动靠近或远离;所述长边板上还设有驱动两个所述滑块相对移动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包含双向丝杆、两个分别套设于所述双向丝杆上的螺母座以及驱动所述双向丝杆转动的电机,所述双向丝杆沿所述滑轨方向设置,所述滑块分别固设于所述螺母座上,以相对移动或固定。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架竖向设于所述车体部分的上端面,且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一沿上下方向驱动所述连接板升降移动的油缸,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连接板之间沿上下方向通过滑轨相连接配合,所述连接板相对滑动支撑置于所述支撑架的一侧,且所述油缸的输出端推动所述连接板沿上下方向移动,使得所述连接板相对所述支撑架沿上下方向相对滑动或固定,以带动所述叉车架上下升降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航天思尔特机器人系统股份公司,未经厦门航天思尔特机器人系统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270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快接酒矛
- 下一篇:一种新型玻璃绝缘子清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