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胀管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22823.5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15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胡窕窕;余秀英;钱兵保;谭振兴;杨立福;方洪;刘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沈氏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1/02 | 分类号: | B21D41/02;B21D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尚素丽 |
地址: | 31161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胀管装置,包括机器人;胀管装置,安装于机器人的机械臂上且能够随机械臂自由移动;工件位置检测装置,安装于胀管装置上,用于检测待加工件上管孔的圆心位置以及管孔与胀管装置的倾斜角度和旋转角度;电控箱,分别与机器人、胀管装置和工件位置检测装置电连接。采用电控箱控制机器人和胀管装置对待加工件上的管孔进行自动胀管作业的方式,改善胀管作业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方便确保所有待加工件的胀管一致性;而且在胀管装置上设置工件位置检测装置,可以准确计算出每个待加工件上管孔的圆心位置、管孔与胀管装置的倾斜角度和旋转角度,解决胀管装置与待加工件不垂直的问题,确保胀管后无金属碎屑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设备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胀管设备。
背景技术
在进行壳管换热器等换热设备的生产制造时,换热管、折流板及换热器管板安装固定好后,需要对换热管的端部进行胀接,以确保换热管与换热器管板连接的牢固性及密封性,以此保证换热器的承压能力及抗疲劳强度。
传统的胀管作业方法是人工手持胀管枪进行胀管作业,这种操作方式需要操作人员手法上具有很高的熟练度及细致度,同时还要操作人员能够承受长时间高负荷的劳动强度,当换热器管板上的换热管数量较多、日生产量较大、工作强度过大时,操作人员容易产生疲劳,进而引起换热器漏胀或者由于操作人员无法控制胀管过程中胀管枪振动,导致胀管不到位和过胀等问题,换热器安装到整机上运行时,会引起水侧与氟侧串路,导致整台机组报废,造成巨大损失。
传统的胀管作业方法在胀管过程中由于具有太多的人为因素干扰,胀管过程中仅能依靠人的直觉判定胀管枪是否与工作垂直,当胀管枪带有角度时,胀管后换热管内部会出现大量的金属碎屑,需要另外再增加一道工序进行去屑处理,进而增加了过多的劳动力,也影响整体的生产进度及产品质量。
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20573263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胀管装置,包括至少两个配合使用的胀管支架、六轴机器人、安装在六轴机器人上的膨胀驱动装置,膨胀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有胀管枪;胀管支架的顶端设有用于安装管件的管件驱动装置,胀管枪与胀管支架上的管件接触。这种胀管装置通过控制六轴机器人利用胀管枪对管件进行自动胀管,管件驱动装置可以调整管件的胀管位置,使六轴机器人能够对管件进行全面胀管,利用该设备大大提高了胀管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力成本。
但是,这种全自动胀管装置没有对工件倾斜角度及工件旋转角度进行检测,要求工人在装夹工件及更换工件时,必须保证很高的定位精度,一旦出现偏差,就会出现胀管器断裂报废或者胀管作业过程中出现大量金属碎屑,影响产品质量。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能对工件的倾斜度进行检测、以提高胀管作业后产品整体质量的全自动胀管设备。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机器人胀管装置在胀管作业中胀管器断裂报废,容易产生碎屑,进而影响产品质量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全自动胀管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自动胀管设备,包括:
机器人;
胀管装置,安装于所述机器人的机械臂上且能够随所述机械臂自由移动;
工件位置检测装置,安装于所述胀管装置上,用于检测待加工件上管孔的圆心位置以及管孔与所述胀管装置之间的倾斜角度关系和旋转角度关系;
电控箱,分别与所述机器人、所述胀管装置和所述工件位置检测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胀管装置包括:
固定框架,连接于所述机械臂的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沈氏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沈氏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228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