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装载机定变量液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22441.2 | 申请日: | 2019-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72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 发明(设计)人: | 武宗才;王允;王宜前;李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F3/42 | 分类号: | E02F3/42;E02F9/22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李群华 |
| 地址: | 545007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载 变量 液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载机液压系统,为解决现有装载机中动臂与转斗掘起力优化设计矛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构造一种装载机定变量液压系统,其控制阀P2口与转向器LS口连接,P3口与柱塞泵出油口连通,P4口与LS压力控制阀Pk口连接,P5口与流量放大阀LS口连接。LS压力控制阀包括液控换向阀和减压阀,液控换向阀第一油口经阻尼孔与Pk口连接,第二油口与减压阀出口连通后与柱塞泵X1口连接,第三油口与减压阀进口连接。梭阀将先导压力引入到控制阀,液控换向阀受收斗操作先导压力控制。本实用新型实现装载机动臂提升及收斗工况的压力分别控制,减少工作装置优化过程中的限制条件,使得动臂与转斗掘起力关键性能参数的匹配更合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载机液压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装载机定变量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动臂掘起力、转斗掘起力是评价装载机整机性能的关键参数,这两项参数可以通过工作装置优化、合理设计液压油缸缸径及设定液压系统压力得到。以采用定量液压系统装载机为例,由于工作装机机构限制,需要通过优化液压油缸缸径实现动臂掘起力、转斗掘起力的合理匹配,受限于液压油缸缸径种类,以及出于成本及零部件通用性等方面考虑,往往出现整机动臂掘起力、转斗掘起力非理想匹配的情况,因此调定液压系统分配阀主安全阀压力,会导致整机动臂掘起力、转斗掘起力一同“趋大”或“趋小”的情况,达不到理想匹配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装载机中动臂掘起力、转斗掘起力优化设计中的矛盾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装载机定变量液压系统,实现装载机动臂提升及收斗工况的压力分别控制,达到理想参数匹配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构造一种装载机定变量液压系统,包括转向油缸、与转向油缸连接的流量放大阀、与流量放大阀连接的转向器、向转向器和流量放大阀供油的柱塞泵、转斗油缸、动臂油缸、与动臂油缸和转斗油缸连接的分配阀、与分配阀连接的先导阀、定量泵、向先导阀供油的先导油源,所述流量放大阀的EF油口与定量泵的输出油路合流连接后与分配阀的进油口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阀、LS压力控制阀、梭阀。
所述控制阀为两位四通阀,其P2口与转向器的LS口连接,P3口与柱塞泵的出油口连通, P4口与LS压力控制阀的Pk口连接,P5口与流量放大阀的LS口连接。
所述LS压力控制阀包括液控换向阀和减压阀,液控换向阀为两位三通阀,其第一油口经阻尼孔与Pk口连接,第二油口与减压阀的出口连通后与柱塞泵的X1口连接,第三油口与减压阀进口连接;
所述梭阀的各进油口与所述先导阀的各动作操作先导压力输出口对应连接,梭阀的出油口与控制阀的液控端连接,所述先导阀输出的动作操作先导压力经梭阀作用于控制阀的液控端时控制阀的P2口与P5口导通、P3口与P4口导通;控制阀的液控端无动作操作先导压力作用时其P2口与P4口导通、P3口和P5口均截止。
所述液控换向阀的液控端与先导阀的收斗操作先导压力输出口连接,所述液控换向阀在其液控端具有收斗操作先导压力作用时液控换向阀的第一油口与第三油口导通,否则第一油口与第二油口导通。
本实用新型中,在进行动臂下降、动臂举升、铲斗卸料等动作时,系统压力由柱塞泵的切断阀决定;进行铲斗收斗动作时,系统压力由LS压力控制阀与柱塞泵的待机压力之和决定,从而实现转斗操作及动臂操作时系统压力的分别控制,即转斗掘起力与动臂掘起力的液压系统控制压力不相同,此系统中动臂掘起力的液压系统压力大于转斗掘起力液压系统压力。
上述装载机定变量液压系统中,所述先导油源包括先导供油阀,所述先导供油阀的进油口与柱塞泵的出油口连通,所述先导供油阀的出油口与先导阀连接。
上述装载机定变量液压系统中,还包括先导油滤,所述先导油滤的进油口与柱塞泵的出油口连接,先导油滤的出油口与转向器的进油口、先导供油阀的进油口和控制阀的P3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224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源供电电路、窃电识别电路及电表
- 下一篇:一种胶合板在线烘干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