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弯链板自动化生产的多工位自动送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08626.8 | 申请日: | 2019-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013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汪永明;胡继涛;张家豪;谈莉斌;芮艳青;董书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1L11/04 | 分类号: | B21L11/04;B21L19/00;B21D43/02;B21D43/05;B21D43/10;B21D43/18 |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杜袁成 |
| 地址: | 24300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弯链板 自动化 生产 多工位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弯链板自动化生产的多工位自动送料装置,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储料与推料机构、四工位送料机构及控制系统。其工作原理是:控制系统PLC给出信号,储料与推料机构将工件的落料件送至预定工位,在无杆气缸和伺服电机的驱动下,三角支撑梁抬升并左移半个工位距离后下降至指定位置,此时第一和第二吸盘组件将落料件吸起,第三和第四吸盘组件将折弯模芯上的折弯件吸起,夹爪组件将成型模芯上的成型件夹起并旋转180°,第五吸盘组件将冲孔模芯上的冲孔件吸起,然后三角支撑梁抬升并右移一个工位距离后下降至指定位置,将各工位的工件分别送至多工位级进模的目标工位后三角支撑梁回到初始位置,完成一个自动送料循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弯链板自动化生产的多工位自动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弯链板是钢制销合链的重要零件,其冲压加工一般需要落料、折弯、成型和冲孔四道工序。目前对于弯链板的加工,一般仍采用单工位冲压模式,即每道工序需配备一台压力机,由工人手工操作送料,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安全隐患多。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弯链板自动化生产的多工位自动送料装置,该自动送料装置配合多工位冲压级进模能够实现弯链板的自动化生产,降低工人劳动强度,降低安全隐患,有效提高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弯链板自动化生产的自动送料装置,该自动送料装置可以将弯链板落料件送至多工位冲压级进模的折弯模芯工位上,并将多工位冲压级进模各个工位上的工件送至下一工位。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弯链板自动化生产的多工位自动送料装置,该装置包括储料与推料机构1、四工位送料机构2和控制系统3;所述储料与推料机构1、所述四工位送料机构 2通过压板螺栓固定在冲床工作台41上,所述控制系统3设置在所述冲床工作台41右侧。
所述储料与推料机构1包括推料气缸8、推料气缸支架9、气缸接头10、储料推板11、储料滑块12、储料工件挡板13、储料工件盒14、储料滑轨15、光电传感器16、传感器支架 17、储料工作台18、储料支撑板19及储料底板20;所述储料支撑板19有两个,两个结构相同的所述储料支撑板19前后设置在所述储料底板20上,两个结构相同的所述储料支撑板19 通过螺栓分别与所述储料工作台18及所述储料底板20连接;所述储料滑轨15有两条,两条结构相同的所述储料滑轨15通过螺栓前后平行固定设置在所述储料工作台18上,两条结构相同的所述储料滑轨15上均设有所述储料滑块12,所述储料推板11通过螺栓与所述储料滑块12固连;所述推料气缸8通过所述推料气缸支架9固定在所述储料工作台18上,所述推料气缸8通过所述气缸接头10与所述储料推板11固连,所述推料气缸8可以推动所述储料推板11沿所述储料滑轨15移动;所述储料工件挡板13带有圆弧形凹槽,所述储料工件挡板 13有两个,两个结构相同的所述储料工件挡板13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储料工件盒14的前后两侧,两个结构相同的所述储料工件挡板13之间的所述储料工件盒14上设有通孔,所述储料工件盒14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储料工作台18上;弯链板的落料件储存在两个结构相同的所述储料工件挡板13之间,通过所述储料工件盒14上设置的通孔落在所述储料推板11的落料件卡槽上;所述光电传感器16有两个,两个结构相同的所述光电传感器16通过所述传感器支架17前后分别固定在所述储料工作台18上;在所述控制系统3的协调控制下,所述推料气缸8通过所述储料推板11推动单个弯链板的落料件前移至预定工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086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