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化床型臭氧催化氧化三相分离反应装置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04024.5 | 申请日: | 2019-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97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旭军;钟焕清;刘建生;张正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城投碧水源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78 | 分类号: | C02F1/78 |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亢能 |
| 地址: | 650500 云南省昆明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化床 臭氧 催化 氧化 三相 分离 反应 装置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化床型臭氧催化氧化三相分离反应装置及系统,该反应装置包括反应腔,反应腔中设有导流筒,导流筒中设有悬浮式催化剂,导流筒底部设有布水器,顶部设有带孔隔板,导流筒底部与气水进口连通,导流筒上方设有气液分离导流装置,气液分离导流装置外侧设有固液分离隔板,气液分离导流装置外侧还设有溢流堰,溢流堰下方与气液分离导流装置外侧、固液分离隔板之间形成澄清区。本实用新型最大限度提高了臭氧利用率,增强了反应器气液固三相传质效率,缩短停留时间的同时提高了处理效果;解决来水悬浮物波动影响的同时亦保障了出水悬浮物的稳定性;该装置及系统水头损失少、催化效率高、抗冲击负荷大、投资及运行成本低、适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领域的反应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流化床型臭氧催化氧化三相分离反应装置及该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来自印染、皮革、化工等行业产生的工业废水量越来越大,该类工业废水不仅成分复杂多变、结构复杂,且有一定的毒性难生化处理。目前,国内外对普通工业废水的处理工艺大都采用生化法进行处理,但是随着各地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单靠生化工艺处理尤其是针对高盐分、低B/C 比、成份复杂、难降解工的业废水很难达到排放标准。
对于高盐分、低B/C比、成份复杂、难降解废水的处理是最近几年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重点。为达到更高的处理要求,常采用物理吸附和化学氧化工艺对此类废水进行处理。物理吸附主要包括活性炭吸附和树脂吸附,但是该类方法存在的缺点是吸附材料吸附饱和后需要对其再生,而再生过程不但能耗高,且再生液一般含高浓度有机物,会引起二次污染;常用的化学氧化主要是高级氧化工艺,但是该氧化工艺由于探索时间短,基础理论还不十分完善,再加上实际污染系统复杂多样,使该技术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工业应用都存在不少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高级氧化技术在处理废水方面与生物法和物理法相比具有效率高、停留时间短、处理程度深等优点。臭氧催化氧化技术是众多高级氧化技术中的一种,臭氧催化氧化通过催化剂来提高氧化效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氧化反应在常温常压下即可取得很好的氧化效果。然而由于工业废水成分复杂,污染物较多,采用单一催化剂、常规催化氧化工艺仍然存在臭氧利用率低,污染物处理不彻底等现象。根据工业废水成分复杂的特点,采用更加高效的催化剂组合并结合高效臭氧利用装置、先进反应装置的使用处理该类废水提高催化氧化处理效率,降低建设及运行成本变得越来越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常规催化氧化催化剂采用固定床放置形式对悬浮物适用范围窄,系统催化效率低,臭氧利用率低,COD去除绝对负荷小,反应停留时间长,运行及投资成本高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流化床型臭氧催化氧化三相分离反应装置及该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流化床型臭氧催化氧化三相分离反应装置,反应装置设有反应腔和内部中心导流筒,导流筒中设有悬浮式催化剂,导流筒底部设有布水器,顶部设有带孔隔板,导流筒底部与气水进口管连通,导流筒上方设有气液分离导流装置,气液分离导流装置外侧上部设有固液分离隔板,固液分离隔板外侧上部在反应腔上还设有溢流堰,溢流堰下部与气液分离导流装置外侧、固液分离隔板之间设有澄清区,反应装置顶部设有气循环出口和尾气排放口,气循环出口与气液分离导流装置直接相连,反应腔中下部设有液循环出口,反应装置中臭氧气水混合物进入导流筒,与悬浮式催化剂充分混合形成气液升式内循环流动并发生非均相催化氧化反应,反应后的气水混合物经过带孔隔板,未溶解的大部分气体进入气循环出口,溶解后的少部分气体随水流通过气液分离导流装置和固液分离隔板进入尾气口,溶解了极少部分气体的气液混合物则经过澄清区拦截悬浮物后从溢流堰出水口流出,经过澄清区拦截悬浮物后的部分固液混合物则进入导流筒与反应腔之间的澄清空间进行自然沉降固液分离,分离后的悬浮物从排污口排出,水则进入液循环出口在循环利用。
进一步地,气液分离导流装置呈倒漏斗状,包括锥面分离部件和设于锥面分离部件顶部的管道分离部件,锥面分离部件位于导流筒上,管道分离部件则与顶部气循环出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城投碧水源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城投碧水源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040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用型吊耳开膛夹具
- 下一篇:一种服装加工用边角料收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