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化床型臭氧催化氧化三相分离反应装置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04024.5 | 申请日: | 2019-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97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旭军;钟焕清;刘建生;张正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城投碧水源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78 | 分类号: | C02F1/78 |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亢能 |
| 地址: | 650500 云南省昆明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化床 臭氧 催化 氧化 三相 分离 反应 装置 系统 | ||
1.一种流化床型臭氧催化氧化三相分离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应装置设有反应腔和内部中心导流筒,导流筒中设有悬浮式催化剂,导流筒底部设有布水器,顶部设有带孔隔板,导流筒底部与气水进口管连通,导流筒上方设有气液分离导流装置,气液分离导流装置外侧上部设有固液分离隔板,固液分离隔板外侧上部在反应腔上还设有溢流堰,溢流堰下部与气液分离导流装置外侧、固液分离板之间设有澄清区,反应装置顶部设有气循环出口和尾气排放口,气循环出口与气液分离导流装置直接相连,反应腔中下部设有液循环出口,反应装置中臭氧气水混合物进入导流筒,与悬浮式催化剂充分混合形成气液升式内循环流动并发生非均相催化氧化反应,反应后的气水混合物经过带孔隔板,未溶解的大部分气体进入气循环出口,溶解后的少部分气体随水流通过气液分离导流装置和固液分离隔板进入尾气口,溶解了极少部分气体的气液混合物则经过澄清区拦截悬浮物后从溢流堰出水口流出,经过澄清区拦截悬浮物后的部分固液混合物则进入导流筒与反应腔之间的澄清空间进行自然沉降固液分离,分离后的悬浮物从排污口排出,水则进入液循环出口循环再利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三相分离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气液分离导流装置呈倒漏斗状,包括锥面分离部件和设于锥面分离部件顶部的管道分离部件,锥面分离部件位于导流筒上,管道分离部件则与顶部气循环出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三相分离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固液分离隔板呈锥形,设于锥面分离部件上,且一端与反应腔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三相分离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应腔底部外侧还设有导波物位计,排污口位于导流筒与反应腔之间的空间底部,导波物位计自动检测沉淀物高度,沉淀物达到一定高度时,排污口可自动打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三相分离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悬浮式催化剂包括球形支撑架,设于球形支撑架中的柱状漂浮物和活性组份附着基材,活性组份附着基材上附着活性组分,悬浮式催化剂堆的密度为0.5-0.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三相分离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活性组份附着基材为γ-氧化铝小球,活性组分附着于γ-氧化铝小球微孔隙结构内部及表面,小球直径2-16mm,球形支撑架为40-80mm。
7.一种流化床型多效臭氧催化氧化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反应装置,第一级反应装置的液循环口与高效溶气装置连接,高效溶气装置与反应装置底部的气水进口连接并连接至均匀布水气器,臭氧发生器与高效溶气装置口连接,第一级反应装置的出水口与下一级反应装置对应的高效溶气装置连接,进水泵与第一级反应装置对应的高效溶气装置连接,最后一级反应装置的出水口与气液分离器连接,气液分离器、各级反应装置的尾气口与尾气破坏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化床型多效臭氧催化氧化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高效溶气装置包括气液混合泵及与气液混合泵连接的射流器,臭氧发生器与气液混合泵及射流器抽气口连接,各级反应装置的气循环出口与对应的射流器抽气口连接,各级反应装置的液循环出口与气液混合泵连接,第一级反应装置的出水口与下一级反应装置对应的液循环出口管连接,进水泵与第一级反应装置对应的液循环出口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城投碧水源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城投碧水源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0402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用型吊耳开膛夹具
- 下一篇:一种服装加工用边角料收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