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身前处理电泳滑撬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86547.8 | 申请日: | 2019-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16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 发明(设计)人: | 吴潇;吴建中;杨亮;杨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大乘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江西大乘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D13/22 | 分类号: | C25D13/22 |
| 代理公司: | 杭州仁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97 | 代理人: | 郑新军 |
| 地址: | 344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身 处理 电泳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泳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身前处理电泳滑撬结构,包括滑撬底架,滑撬底架包括两根平行的支撑梁,支撑梁的两端之间通过连接梁固定,支撑梁的中间部位设有两根横梁,横梁与支撑梁固定连接,每根横梁的顶面两端均设有定位支架,定位支架上设有锁紧销组件,锁紧销组件包括上支撑板、下支撑板、销套、锁止销,销套固定在上支撑板的顶面,销套内设有销孔,锁止销与销孔间隙配合,锁止销的上端固定有扁平的锁止块,销套的上端设有支撑凸台,锁止销的下端同轴固定有销杆,销杆的下端固定有手柄,所述定位支架上设有销杆限位机构。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定位稳定、车身钣金安装卸下更加方便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身前处理电泳滑撬结构。
背景技术
车身钣金需要多次电泳处理以满足后续需求,车身前处理电泳时采用电泳滑撬对车身进行定位,车身放置在电泳滑撬顶面,通过电泳滑撬上的销套、锁紧销对车身钣金上的定位孔(腰形孔或者椭圆形孔)进行定位,车身钣金定位后放入充满电泳液的电泳池内进行电泳,电泳后电泳滑撬与电泳处理后的车身一起经过烘房烘烤。然而目前电泳滑销上的定位机构与车身钣金上的连接孔连接不方便,导致车身钣金与电泳滑撬的安装、卸下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泳滑撬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定位稳定、车身钣金安装卸下更加方便的车身前处理电泳滑撬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身前处理电泳滑撬结构,包括滑撬底架,所述滑撬底架包括两根平行的支撑梁,支撑梁的两端之间通过连接梁固定,支撑梁的中间部位设有两根横梁,所述横梁与支撑梁固定连接,每根横梁的顶面两端均设有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上设有锁紧销组件,所述的锁紧销组件包括上支撑板、下支撑板、销套、锁止销,所述销套固定在上支撑板的顶面,销套内设有销孔,所述锁止销与销孔间隙配合,所述锁止销的上端固定有扁平的锁止块,所述销套的上端设有支撑凸台,所述锁止销的下端同轴固定有销杆,所述销杆的下端固定有手柄,所述定位支架上设有销杆限位机构。初始状态,偏平的锁止块与车身钣金上的四个定位孔(腰形孔或者椭圆形孔)的大径平行,车身钣金上的四个定位孔分别与四个销套上端支撑凸环对齐套入,将手柄转动90度,使得锁止块的方向旋转至与定位孔的大径垂直,锁止销受到销杆限位机构的限位而无法自由转动,此时定位孔受到锁止块的限位, 然后进行电泳作业;电泳后,电泳滑撬和车身一起转移至烘房内烘烤,烘干后再次将手柄旋转90度,此时锁止块旋转至与定位孔的大径平行,就能取下电泳后的车身;该种电泳滑销使用非常方便,车身钣金安装、卸下也非常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的销杆限位机构包括竖板、两片弹片,所述的竖板固定在上支撑板、下支撑板之间,两片弹片的内端分别固定在竖板的两侧,两片弹片的外端之间形成弹性卡槽,所述的销杆的中间部位卡入弹性卡槽内,所述销杆上位于弹性卡槽内的部位的横截面呈正方形。两片弹片弹性夹紧横截面呈正方形的销杆,从而防止销杆自由转动,而使用者又能够自由的转动手柄以改变锁止块的角度实现限位与解除,使用非常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销套的侧面设有与销孔贯通的排液缺口,所述销孔的侧面设有排液槽。电泳过车中电泳液会残留在销孔内,通过排液缺口、排液槽能将电泳液排掉,防止后续烘干时电解液干结导致锁止销与销套粘结。
作为优选,所述横梁的底部与支撑梁的侧面之间设有L形连接板,所述L形连接板的顶面与横梁固定连接,所述L形连接板的侧面设有两个通孔,所述支撑梁的侧面设有若干组与通孔对应的限位孔,两个通孔内设有U形连接件,U形连接件的两端一一对应插入限位孔内并通过螺母锁紧。有些车型的定位孔的距离存在差异,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横梁在支撑梁上的位置,以适用于不同型号的车身。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定位稳定、车身钣金安装卸下更加方便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大乘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江西大乘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大乘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江西大乘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865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塔式起重机升缩臂杆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集成式水泵控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