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化冲压模具机械手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80273.1 | 申请日: | 2019-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48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 发明(设计)人: | 沈睿;李彬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睿 |
| 主分类号: | B21D37/14 | 分类号: | B21D37/14;B25J15/00;B25J15/08 |
| 代理公司: | 郑州银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58 | 代理人: | 严艳丽 |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化 冲压 模具 机械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化冲压模具机械手。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模具机械手在使用时,机械臂将抓取机构带动到模具上方,然后机械手向下移动,使得模具上的连接耳插装到抓取机构的立柱上的插槽中,在插销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插销导向移动插装到连接耳的连接孔中,此时插销将连接耳锁止在插槽中,抓取机构就能够带着模具移动,这种抓取机构通过插销和插孔结构来抓取模具,与现有技术中的夹持方式相比,可靠性大大增加,并且无需很大的夹持力,降低了因夹持力驱动部件要求过高造成的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化冲压模具机械手。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自动化装备越来越普及。尤其是在一些冲压加工行业,零部件和模具重量很大,人工操作十分不便,需要借助专用的机械手进行搬运。一般的机械手都是采用抓取的方式进行零件的抓取,在抓取过程中需要保证量抓手的抓紧力,避免零件掉落。
在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7788996U的中国专利文献就公开了一种冲压模具机械手,该机械手包括底座、小臂、夹持装置和连接主体,所述底座上端固定有肩部,所述肩部上端活动安装有大臂,所述小臂通过腕部连接在大臂上,所述小臂背离腕部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支杆,且支杆表面固定有螺旋套筒,所述支杆背离小臂的一端固定有传动轴,所述连接主体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半圆套筒,所述半圆套筒通过限位滑块滑动卡接在传动轴上,所述连接主体背离支杆的一端安装有连接轴承,所述夹持装置通过卡套和第二紧固螺栓与连接轴承连接,所述夹持装置背离卡套的两侧活动安装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背离夹持装置的一端安装有夹持手指。这种机械手就是通过两个夹持板对零件进行抓取,其抓取的可靠性依靠夹持力的大小决定,为了提高夹持力,对驱动部件的要求很高,因此增大了机械手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化冲压模具机械手,以解决现有的机械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冲压模具机械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自动化冲压模具机械手,包括机械臂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械臂上的抓取机构,所述抓取机构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梁以及在所述横梁下端向下延伸的立柱,所述立柱的下端设有用于供模具上的连接耳插装的插槽,所述插槽两个相对的槽壁之间导向移动装配有用于插装在所述连接耳上的连接孔中的插销,所述插销上连接有用于驱动其导向移动的插销驱动机构。
所述插槽的两个槽壁上设有用于供所述插销插装的插孔,所述插孔中设有与所述插销配合的滑套。
所述滑套的材质为铜。
所述插销驱动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在所述插槽外部的驱动气缸,两个驱动气缸的动力输出端通过连接板和所述插销连接。
所述抓取机构设有两个且沿左右方向导向移动设置在所述横梁上,两个抓取机构上连接有用于驱动两者相对位置的螺母丝杠驱动机构。
所述螺母丝杠驱动机构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并转动设置在所述横梁上相互连接的第一驱动丝杠和第二驱动丝杠,两个驱动丝杠与两个抓取机构一一对应螺旋配合并且旋向相反,所述第一驱动丝杠上连接有驱动电机。
所述横梁上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燕尾槽,所述抓取机构上设有与所述燕尾槽导向移动配合的配合部,所述配合部上设有向上悬伸到所述横梁上侧的驱动部,所述螺母丝杠驱动机构和所述驱动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模具机械手在使用时,机械臂将抓取机构带动到模具上方,然后机械手向下移动,使得模具上的连接耳插装到抓取机构的立柱上的插槽中,在插销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插销导向移动插装到连接耳的连接孔中,此时插销将连接耳锁止在插槽中,抓取机构就能够带着模具移动,这种抓取机构通过插销和插孔结构来抓取模具,与现有技术中的夹持方式相比,可靠性大大增加,并且无需很大的夹持力,降低了因夹持力驱动部件要求过高造成的成本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睿,未经沈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802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