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限位间距可调的动力总成悬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80172.4 | 申请日: | 2019-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52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治彩;沈保山;崔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F16F15/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品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0 | 代理人: | 奚晓宁;杨陈庆 |
| 地址: | 2141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限位 间距 可调 动力 总成 悬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限位间距可调的动力总成悬置。包括悬置总成、上盖总成、第一锁止销、第二锁止销和高度调整器;上盖总成包括上盖本体和橡胶圈,橡胶圈固设在上盖本体上中部,且上盖本体和橡胶圈硫化为一体;悬置总成包括内骨架和骨架本体;内骨架与骨架本体之间、以及内骨架的底部硫化固定有橡胶体;骨架本体的上部与上盖本体内壁通过矩形键连接;在上盖本体、上盖本体的矩形键、以及骨架本体上部的矩形键上对应的位置分别开有锁止孔、第二锁止孔和骨架本体矩形键锁止孔;上盖本体内壁的矩形键一端嵌合有高度调整器。实现各方向均可限位,保证悬置使用寿命,且结构紧凑、重量轻,能够实现上限位间距均能调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限位间距可调的动力总成悬置。
背景技术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除具备支撑动力总成质量、避免动力总成与周边附件发生干涉的功能外,还起到隔离动力总成及地面激励振动传递、提升整车NVH性能的作用。其中,橡胶悬置因其较高的性价比在轻卡及微卡等商用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现有的动力总成橡胶悬置存在以下问题:
1)因橡胶悬置刚度受温度(区域和季节)影响较大,即使温度不变,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仍会出现因橡胶老化导致的发动机姿态变化,且在生产的过程中,因工艺问题刚度值误差一般能达到15%;这样就给动力总成橡胶悬置的设计和验证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导致发动机中心(如风扇中心)与附件(如散热器风圈中心)不同高,或因道路条件较为恶劣,增大了限位(如不做特殊说明,均指限位橡胶与相邻支架接触时的软限位)起作用的频率,引起诸多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问题,甚至出现动力总成与附件发生干涉的问题,影响部件可靠性及整车的乘坐舒适性;
2)无限位间距调整功能,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易造成反复制作样件、装配等问题,影响开发效率及质量,甚至无法有效验证理论数值的合理性;
3)轻卡及微卡等商用车上使用的悬置结构通常为方形或长方形结构,存在不能实现各向限位、占用空间较大、重量较大、影响动力总成布置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限位间距可调的动力总成悬置,实现上、下限位间距可调,使限位间距与理论值误差最小,从而避免各种原因引起的限位经常起作用而引发的NVH问题,减少产品开发过程中因计算误差导致的反复制造、装配新样件及间距合理性验证不充分等问题;实现各向均可限位,提升了悬置可靠性;实现结构优化,使结构紧凑、重量轻、调整方便,并降低布置难度。
本实用新型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限位间距可调的动力总成悬置,包括悬置总成、上盖总成、第一锁止销、第二锁止销和高度调整器;所述上盖总成包括上盖本体和橡胶圈,橡胶圈与上盖本体均为环状结构,橡胶圈固设在上盖本体上中部,且上盖本体和橡胶圈硫化为一体;
所述悬置总成包括内骨架、骨架本体和橡胶体;所述骨架本体和上盖本体均为环状结构;骨架本体的内部中央位置处设置有内骨架,所述内骨架与骨架本体之间、以及内骨架的底部硫化固定有橡胶体;骨架本体的上部与上盖本体内壁通过矩形键连接,在骨架本体上部外环以及上盖本体的内环上均设有匹配的矩形键,所述矩形键上具有均匀的键槽;在所述上盖本体、上盖本体的矩形键、以及骨架本体上部的矩形键上对应的位置分别开有锁止孔、第二锁止孔和骨架本体矩形键锁止孔,用于插入第二锁止销,第二锁止销穿过上盖本体、上盖本体的矩形键和骨架本体矩形键上的第二锁止孔,起到约束上盖总成与骨架本体相对旋转的作用,防止上盖总成脱落;所述矩形键设有三段,在每段矩形键上都开有第一锁止孔,第一锁止孔的数量总共为三个;骨架本体矩形键锁止孔是穿过骨架本体矩形键的通孔,装配好后,所述骨架本体矩形键锁止孔与第二锁止孔同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801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推进式冲孔机构
- 下一篇:自动化冲压模具机械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