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组杂散电流对混凝土埋置钢筋锈蚀影响试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79478.8 | 申请日: | 2019-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22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刘兵科;戴宗辉;郑金雷;邵翔宇;贺家新;白守兴;郭旭东;王爱军;郭振虎;邢旗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7/02 | 分类号: | G01N17/02 |
| 代理公司: | 郑州银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58 | 代理人: | 马会强 |
| 地址: | 10001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组杂散 电流 混凝土 钢筋 锈蚀 影响 试验装置 | ||
1.一种多组杂散电流对混凝土埋置钢筋锈蚀影响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组杂散电流对混凝土埋置钢筋锈蚀影响试验装置包括承载机架、信号模拟器、直流电源、恒电位仪、电压记录仪、电流记录仪、试验槽、参比电极、钢筋混凝土试样、石墨电极板、抗静电防护盖、原状土及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承载机架包括龙骨及托盘,所述龙骨为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分布的框架结构,所述托盘至少三个,嵌于龙骨内并将龙骨自上向下分割为至少一个实验室和一个控制室,且所述控制室位于实验室下方,所述实验室内均设至少一个试验槽,且实验槽均与托盘上端面相互连接,所述实验槽为轴向界面呈“凵”字形操状结构,所述原状土嵌于实验槽内,所述抗静电防护盖包覆在实验槽上端面并与实验槽构成密闭腔体结构,每个实验槽内设一条钢筋混凝土试样,所述钢筋混凝土试样与实验槽轴线平行分布,所述试验槽中,其中一个试验槽内设一个参比电极和一个石墨电极板,剩余试验槽内均设一个石墨电极板,所述参比电极、钢筋混凝土试样、石墨电极板之间相互平行分布,并分别与恒电位仪电气连接,且参比电极、钢筋混凝土试样、石墨电极板均嵌于原状土中,所述参比电极、石墨电极板上端面均通过导线分别与恒电位仪电气连接,所述信号模拟器、直流电源、恒电位仪、电压记录仪、电流记录仪及控制系统均位于控制室,且直流电源分别与信号模拟器、恒电位仪电气连接,所述电压记录仪分别并联于各试验槽钢筋混凝土试样、石墨电极板与恒电位仪连接电路之间,电流记录仪串联在各试验槽钢筋混凝土试样与恒电位仪连接电路上,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信号模拟器、直流电源、恒电位仪、电压记录仪及电流记录仪电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组杂散电流对混凝土埋置钢筋锈蚀影响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盘与龙骨及实验槽间均通过滑槽相互滑动连接,且相邻两个托盘间通过至少两条弹性伸缩杆相互连接,所述弹性伸缩杆环绕托盘轴线分布并与托盘轴线平行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组杂散电流对混凝土埋置钢筋锈蚀影响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试验槽外表面设至少一个半导体制冷机构,内表面设至少一条电加热丝、一个温度传感器及一个湿度传感器,所述半导体制冷机、电加热丝、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均环绕实验槽轴线均布并分别与控制系统电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组杂散电流对混凝土埋置钢筋锈蚀影响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静电防护盖包括定位盖体、PET抗静电压板、电动伸缩机构、气泵,其中所述定位盖体为断面呈“冂”字形槽状结构,包覆在实验槽上端面并与实验槽构成密闭腔体结构,所述定位盖体上设至少一个导流口,所述导流口通过导流管与气泵连通,所述气泵与承载机架相互连接,所述PET抗静电压板嵌于定位盖体内,通过至少两个电动伸缩机构与定位盖体顶部下表面连接,并与定位盖体同轴分布,所述PET抗静电压板上端面与定位盖体上端面间间距不小于5毫米,其下端面与定位盖体下端面间距为0—10毫米,所述PET抗静电压板上均布若干透孔,并通过透孔与参比电极、钢筋混凝土试样及导线相互连接,所述PET抗静电压板上端对应的定位盖体侧表面及上端面均布若干过线孔,导线通过过线孔与外部的恒电位仪、电压记录仪电气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机构、气泵均与控制系统电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组杂散电流对混凝土埋置钢筋锈蚀影响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ET抗静电压板与定位盖体内表面间及透孔孔壁与参比电极、钢筋混凝土试样及导线间均通过弹性密封环相互滑动连接,所述导流管下端面超出PET抗静电压板下端面0—10毫米,并与实验槽上端面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多组杂散电流对混凝土埋置钢筋锈蚀影响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参比电极上端面均位于PET抗静电压板下方或位于PET抗静电压板上端面与定位盖体之间位置中的任意一处,所述钢筋混凝土试样上端位于抗静电防护盖上端面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7947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