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散热器减振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76471.0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92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强;欧阳志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实验技工学校 |
主分类号: | B60K11/04 | 分类号: | B60K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余威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散热器 传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汽车散热器减振传热装置,包括散热减震支撑框、转动散热扇、连接动力装置、循环管、冷却液储存箱构件和减震连接固定架,把两个连接架固定在机车上,当机车启动后,电动机和水泵也会被启动,电动机通过斜齿轮II与斜齿轮I啮合传动带动转动轴转动,最终带动多个扇叶进行转动,从而把机车内产生的热量排出,水泵会把位于储存箱内的冷却液抽到循环管内并循环,最后在流回储存箱内,在冷却液流动的过程中对机车进行散热,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发生颠簸的现象,这时的储存框会对四个弹簧挤压,避免储存框随着机车产生颠簸而导致连接件脱落,设置有弹簧后可以对储存框进行减压,起到减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汽车散热器减振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如今有专利号为CN201820460627.9的一种汽车散热器减振及强化传热装置,包括顶板和底板构成的框架,以及散热器本体,散热器本体和顶板之间以及散热器本体和底板之间均安装有减震器,散热器本体具有散热通道;安装在顶板和底板之间的支撑柱,适于支承并安装强化散热组件;安装在支撑柱上、位于散热通道前方的强化散热组件,以对散热通道处的热量进行强制散热。所述强化散热组件包括连接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柱上,用于支承转动杆的转动;转动杆转动连接在连接块上,转动杆上安装有齿轮和扇叶,并且齿轮和扇叶与转动杆同轴设置,与转动杆共同转动。该装置利用转动的风扇对散热器进行散热,散热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汽车散热器减振传热装置,包括散热减震支撑框、转动散热扇、连接动力装置、循环管、冷却液储存箱构件和减震连接固定架,本装置通过转动的风扇和冷却液的循环对散热器进行散热,散热效果更好。
一种汽车散热器减振传热装置,包括散热减震支撑框,其特征在于:该一种汽车散热器减振传热装置还包括转动散热扇、连接动力装置、循环管、冷却液储存箱构件和减震连接固定架,所述的散热减震支撑框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散热扇,散热减震支撑框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动力装置,连接动力装置与转动散热扇啮合传动,散热减震支撑框内固定连接有循环管,散热减震支撑框上固定连接有冷却液储存箱构件,循环管的两端均与冷却液储存箱构件固定连接,散热减震支撑框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减震连接固定架。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散热器减振传热装置所述的散热减震支撑框包括储存框、前散热板、后散热板、固定块和滑块,储存框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后散热板和前散热板,储存框内部的左、右和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储存框的四个角上均固定连接有滑块。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散热器减振传热装置所述的转动散热扇包括转动轴、扇叶和锥齿轮I,转动轴转动连接在后散热板上,转动轴的前端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扇叶,转动轴的后端固定连接有锥齿轮I。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散热器减振传热装置所述的连接动力装置包括电动机和锥齿轮II,电动机固定连接在后散热板上,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锥齿轮II,锥齿轮II与锥齿轮I啮合传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散热器减振传热装置所述的循环管固定连接在三个固定块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散热器减振传热装置所述的冷却液储存箱构件包括储存箱、上盖板、水泵和加液阀,储存箱固定连接在后散热板上,储存箱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上盖板,上盖板上固定连接有水泵,水泵上设置有出水管和抽水管,抽水管插到储存箱内,出水管与循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循环管的另一端与储存箱固定连接并连通,上盖板上设置有加液阀。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散热器减振传热装置所述的减震连接固定架包括连接架、滑柱和弹簧,连接架上固定连接有滑柱,滑柱上套设有两个弹簧,两个滑柱分别与左右两端的两个滑块滑动连接,弹簧均位于连接架和滑块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实验技工学校,未经北京市实验技工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764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加工用点焊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轮压式计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