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浮地驱动MOS控制回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70447.6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27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东;朱慧;高志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硕通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687 | 分类号: | H03K17/68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mos 控制 回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浮地驱动MOS控制回路,其包括变压器等,第一二极管的一端、第一电容的一端都与第一电阻的一端相连,第一二极管的另一端、第一电容的另一端都与第一辅助绕组相连,第一电阻的另一端、NMOS管的栅极与光耦的一端相连,第二电阻的一端与光耦的另一端相连,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微处理器的第一引脚相连,第二二极管的一端、第二电容的一端都与NMOS管的漏极相连,第二二极管的另一端、第二电容的另一端都与主输出绕组相连。本实用新型减少损耗和便于驱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路,特别是涉及一种浮地驱动MOS控制回路。
背景技术
目前中低压PMOS管存在导通电阻较大的情况,功耗大,不方便驱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浮地驱动MOS控制回路,其减少损耗和便于驱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浮地驱动MOS控制回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变压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NMOS管、光耦、微处理器,变压器包括第一辅助绕组、主输出绕组、第二辅助绕组,第一二极管的一端、第一电容的一端都与第一电阻的一端相连,第一二极管的另一端、第一电容的另一端都与第一辅助绕组相连,第一电阻的另一端、NMOS管的栅极与光耦的一端相连,第二电阻的一端与光耦的另一端相连,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微处理器的第一引脚相连,第二二极管的一端、第二电容的一端都与NMOS管的漏极相连,第二二极管的另一端、第二电容的另一端都与主输出绕组相连,第三二极管的一端、第三电容的一端都与微处理器的第三引脚相连,第三二极管的另一端、第三电容的另一端都与第二辅助绕组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阻、第二电阻都为限流电阻。
优选地,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微处理器的第二引脚都接地。
优选地,所述微处理器MCU的型号为HT66F007。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都是储能电容。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减少损耗和便于驱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浮地驱动MOS控制回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浮地驱动MOS控制回路包括变压器T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NMOS管Q1、光耦U1、微处理器U2,变压器T1包括第一辅助绕组N1、主输出绕组N2、第二辅助绕组N3,第一二极管D1的一端、第一电容C1的一端都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相连,第一二极管D1的另一端、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都与第一辅助绕组N1相连,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NMOS管Q1的栅极与光耦U1的一端相连,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光耦U1的另一端相连,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微处理器U2的第一引脚相连,第二二极管D2的一端、第二电容C2的一端都与NMOS管Q1的漏极相连,第二二极管D2的另一端、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都与主输出绕组N2相连,第三二极管D3的一端、第三电容C3的一端都与微处理器U2的第三引脚相连,第三二极管D3的另一端、 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都与第二辅助绕组N3相连。
第一电阻、第二电阻都为限流电阻,便于控制,第一电阻R1的好处是保护光耦,防止大电流损伤光耦,第二电阻R2的好处是光耦U1瞬间导通时,防止NMOS管震荡。
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都是储能电容,第三电容C3为微处理器U2提供瞬间高能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硕通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硕通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704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式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面向白酒制曲工艺的翻曲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