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零部件压缩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53278.5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18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梦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市佳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3/02 | 分类号: | B29C43/02;B29C43/32;B29C43/36;B29C43/50;B29L31/26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公茂海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绿园***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零部件 压缩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部件压缩模具,涉及压缩模具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液压机,所述液压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压头。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抽风机,在软管、螺杆和第二筒体的作用下,使空气进入型腔的底部,并使型腔内壁和成型件分离,避免了成型件粘在型腔内壁取出时对成型件造成损伤,且通过设置第二连接板,在连接杆、第一筒体、和液压机的作用下使第二连接板带着顶杆上升,并顶出与型腔内壁分离的成型件,解决了成型件卡在模腔内难以取下,造成粘模现象,强行取出成型件时,可能会对成型件的表面造成损伤,影响成型件的质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模具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零部件压缩模具。
背景技术
压缩模具又称模压,又称模压,是模塑料在闭合模腔内借助加压的成型方法。通常压缩模具适用于热固性塑料,如酚醛塑料、氨基塑料、不饱和聚酯塑料等。
现有的大多数汽车密封条压缩模具在脱模时因为上模板的压力,经常会使成型件卡在模腔内难以取下,造成粘模现象,强行取出成型件时,可能会对成型件的表面造成损伤,影响成型件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压缩模具,解决了现有技术强行取出成型件时,可能会对成型件的表面造成损伤,影响成型件的质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零部件压缩模具,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液压机,所述液压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压头,所述第一连接板底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筒体,且第一筒体的内壁均固定有连接杆,每个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且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筒体的内顶壁,所述支撑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下模块,所述支撑框的内部设有第二连接板,每个所述连接杆的底部贯穿下模块并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板的上表面,所述下模块的上表面开设有型腔,所述型腔底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表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顶杆,所述下模块的底面固定镶嵌有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的内部设有螺杆,且第二筒体的内顶壁和第二筒体的内底壁均与螺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筒体的内底壁固定连通有软管,所述支撑框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抽风机,且抽风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软管,且软管的另一端依次贯穿第二连接板和第二筒体的内底壁并延伸至第二筒体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块上表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且限位杆的另一端均贯穿第一连接板并延伸至第一连接板的上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限制第一连接板的运动轨迹,使第一连接板竖直升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四个边角处均固定镶嵌有滑筒,且滑筒的内壁均与限位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第一连接板在限位杆的外表面滑动的更稳定、更省力。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杆远离下模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且挡板位于第一连接板和支撑框的内顶壁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第一连接板起到限位作用,能避免限位杆与第一连接板分离。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顶杆均位于通孔的内部,且顶杆的顶部均与通孔的顶部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顶杆和通孔更紧密,能避免物料进入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框的内侧壁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滑槽,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滑槽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第二连接板进行限位,使第二连接板只能竖直升降,避免了第二连接板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块底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底部贯穿第二连接板并固定连接在支撑框的内底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市佳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长春市佳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532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