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地铁隧道的抗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42870.5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08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小梅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38;E21D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地铁 隧道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地铁隧道的抗浮结构,包括隧道本体和压框,所述隧道本体的底部外壁浇筑有混凝土浇筑块,且混凝土浇筑块底部外壁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内壁插接有注浆筒,所述注浆筒远离混凝土浇筑块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一固定锥,所述压框的两侧外壁均通过螺钉固定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远离安装板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二固定锥。本实用新型起到双重的抗浮作用,抗浮效果好,提高了隧道本体的安全性,能够有效提高压框的质量,增加抗浮的效果,防水层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水效果,可以有效避免地下水进入至隧道内,提高了隧道的防水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抗浮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地铁隧道的抗浮结构。
背景技术
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隧道的结构包括主体建筑物和附属设备两部分,主体建筑物由洞身和洞门组成,附属设备包括避车洞、消防设施、应急通讯和防排水设施,长的隧道还有专门的通风和照明设备。
在地铁建设的过程中也需要进行开设隧道,隧道开设在地下,由于地下水的存在,所以需要进行抗浮,这就需要用到抗浮结构,现有的抗浮结构设计结构简单,抗浮效果较差,影响隧道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地铁隧道的抗浮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地铁隧道的抗浮结构,包括隧道本体和压框,所述隧道本体的底部外壁浇筑有混凝土浇筑块,且混凝土浇筑块底部外壁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内壁插接有注浆筒,所述注浆筒远离混凝土浇筑块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一固定锥,所述压框的两侧外壁均通过螺钉固定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远离安装板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二固定锥。
进一步的,所述压框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配重箱,且配重箱的顶部外壁开设有进料孔,进料孔的内壁插接有注浆斗。
进一步的,所述注浆筒的外壁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壁插接有注浆管,注浆管的外壁通过卡箍卡接有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注浆筒的外壁焊接有三至五个卡柱,且三至五个卡柱等距离分布在注浆筒的外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的数量为三至五个,且三至五个安装板等距离分布在压框的外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隧道本体的内壁设置有防水层,且防水层的厚度为三至五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该用于地铁隧道的抗浮结构,通过设置有压框和注浆筒,压框从隧道本体的上方将隧道本体压住,从而达到抗浮的效果,第二固定锥能够嵌入至隧道两侧的土层中,能够将压框进行很好的固定,注浆筒能够从隧道本体的底端对隧道本体进行拉扯,从隧道的底端进行抗浮,起到双重的抗浮作用,抗浮效果好,提高了隧道本体的安全性。
2、该用于地铁隧道的抗浮结构,通过设置有配重箱和防水层;配重箱内能够灌入至混凝土,能够有效提高压框的质量,增加抗浮的效果,防水层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水效果,可以有效避免地下水进入至隧道内,提高了隧道的防水性。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该装置设计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用于地铁隧道的抗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用于地铁隧道的抗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地铁隧道的抗浮结构的压框结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小梅,未经李小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428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E形磁芯研磨烘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等离子体处理设备的水车式治具回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