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用客梯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27334.8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01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袁泽军;吴永明;李剑;哈显鹏;蔡观振;刘宇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宾模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市港航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B27/14 | 分类号: | B63B2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崔熠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用客梯 装置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用客梯装置及系统,涉及客梯车的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廊道和第二廊道,第一廊道沿船舶停靠状态时的船舶长度方向延伸,第二廊道用于连接在船舶的舱口与第一廊道之间,且第二廊道与第一廊道转动连接,第二廊道与第一廊道能够以第一廊道与第二廊道的连接位置为转动点相对转动,以使两者在收拢收纳状态或展开使用状态之间切换。本实用新型船用客梯装置在展开使用状态时,能够满足接客的使用需求;并且由于第一廊道和第二廊道能够相互靠近收纳,减小非使用状态的横向占用空间,使其能够在路面狭窄的码头运输,满足了狭窄运输空间的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梯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船用客梯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船用客梯车是港口码头接驳轮船供旅客上下船所用的设备,该设备作为连接邮轮或船只等与港口旅客侯船点的纽带,是港口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船用客梯车设备可实时检测码头水位的变化,反馈信号至主控系统,从而控制船用客梯车的接船廊道随之变化使得接船廊道始终与甲板面保持水平,为旅客提供较为舒适的上下船环境。一般情况下,船用客梯车仅有最后一截廊道是可以上下活动的,其他廊道都是固定的。一般船用客体车的廊道包括与船直接对接的部分以及主体行走部分,其中与船直接对接的部分与舱口连通,主体行走部分一般沿船靠岸时的长度方向(船舱对应的船身一侧的长度方向)延伸,两者一般采用大致直角弯折的形式对接,由于轮船上下船甲板面离码头面的距离较高,为了满足人行走坡度的舒适性,会将客梯车廊道的坡度做得较为平缓,不可避免的廊道的弯折的每段的长度都会做长,所以船用客梯车整体的体积又宽又大。对于路面狭窄的码头来说,又宽又大的客梯车是无法运送至工作地点的。另外,对于可供客梯车停放的位置离码头面距离较远的情况,客梯车廊道也难以完成接船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客梯装置,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船用客梯车的体积又宽又大,对于路面狭窄的码头来说,又宽又大的客梯车难以运送到工作地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船用客梯系统,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船用客梯车的体积又宽又大,对于路面狭窄的码头来说,又宽又大的客梯车难以运送到工作地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船用客梯装置,包括第一廊道和第二廊道,所述第一廊道沿船舶停靠状态时的船舶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廊道用于连接在船舶的舱口与所述第一廊道之间,且所述第二廊道与所述第一廊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廊道与所述第一廊道能够以所述第一廊道与所述第二廊道的连接位置为转动点相对转动,以使两者在收拢收纳状态或展开使用状态之间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廊道包括上下设置的活动廊道和固定廊道,所述活动廊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廊道的第一端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廊道的第二端能够以其第一端的连接位置为转动点在水平面上靠近或远离所述活动廊道的第二端;所述活动廊道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廊道的上端铰接,以使所述活动廊道的第一端能够以所述活动廊道的第二端的铰接位置转动以实现升降。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廊道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二段的上端与所述活动廊道铰接;
所述活动廊道、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一段首尾依次连接呈“Z”型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船用客梯装置还包括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活动廊道的第一端的下方,用于驱动所述活动廊道以所述活动廊道的第二端的铰接位置转动以实现升降。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为剪叉式顶升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廊道包括旋转廊道和伸缩廊道;
所述旋转廊道的第二端与所述伸缩廊道连接,所述伸缩廊道能够沿所述旋转廊道的长度方向滑动,以调节其伸缩出所述旋转廊道的长度;所述旋转廊道的第一端与所述活动廊道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廊道的第二端能够以其第一端的连接位置为转动点,在水平面上带动所述伸缩廊道靠近或远离所述活动廊道的第二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宾模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市港航工程研究所,未经广州宾模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市港航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273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角度可调的水龙头
- 下一篇:一种家具层背板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