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空间顶板下沉位移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21809.2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70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孙熙震;王海龙;贾传洋;张贵彬;付厚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沂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单虎 |
地址: | 27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空间 顶板 下沉 位移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矿隧道顶板位置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下空间顶板下沉位移监测装置,包括隧道,隧道开设在矿岩石的内部,隧道的左侧内壁设置有监测装置,监测装置的上端面中间位置垂直向上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监测装置的上端面右侧垂直向上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平衡杆,将位移变化的监测转移至隧道的两旁,进而使得监测装置安装在隧道的侧壁,避免对隧道运输造成干扰;通过设置平衡杆,利用跷跷板的原理,将上下沉降的位移变化转化为角度的变化,放大了变化的幅度,便于及时了解位移变化,同时提高对变化位移的监测计算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矿隧道顶板位置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下空间顶板下沉位移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采煤采矿等地下工作时,需要修建较大宽度的矿道用以实现地下运输作用,但由于隧道位于地下,承受较大的挤压重力,同时随着隧道的不断掘进,采空区面积逐渐增大,容易造成隧道坍塌事故的发生。
因此需要对隧道顶板位置的沉降进行监测,现有技术的监测装置体积较大,且隧道顶板通常位圆弧形,故顶板的中间最高点监测位置最佳,而安装在隧道中间位置的监测装置容易影响矿道的运输,同时监测精度较低,无法精确显示顶板的沉降位移。
为此提供一种地下空间顶板下沉位移监测装置,以解决监测过程的精度问题和安装位置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空间顶板下沉位移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下空间顶板下沉位移监测装置,包括隧道,所述隧道开设在矿岩石的内部,隧道的左侧内壁设置有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的上端面中间位置垂直向上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监测装置的上端面右侧垂直向上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监测装置的前端面下端设置有显示屏,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上端设置有圆周表盘,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上端端部设置有向前端延伸至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转动套接有平衡杆,所述平衡杆的右端端部转动安装在连接台上,平衡杆的左侧外壁设置有外螺纹,平衡杆的左侧端部设置有指针,所述连接台的上端垂直安装有手动伸缩杆,所述手动伸缩杆的上端外壁设置有锁紧螺栓,手动伸缩杆的上端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插接在隧道的上端内壁开孔中,且螺杆与隧道开孔内壁之间设置有膨胀管。
优选的,所述平衡杆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轴套,所述第二轴套转动套接在第二转轴的外壁,所述第二轴套的前端设置有水平仪。
优选的,所述指针端部延伸至圆周表盘前端面的刻度盘上,所述圆周表盘与指针接触的位置通过位置传感器电性连接在监测装置上,所述指针与圆周表盘的横向直径平行。
优选的,所述平衡杆的右端设置有第一轴套,所述第一轴套转动套接在连接台前端的第一转轴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外螺纹上螺纹转动套接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位于第二电动伸缩杆和第一电动伸缩杆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平衡杆,将位移变化的监测转移至隧道的两旁,进而使得监测装置安装在隧道的侧壁,避免对隧道运输造成干扰;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平衡杆,利用跷跷板的原理,将上下沉降的位移变化转化为角度的变化,放大了变化的幅度,便于及时了解位移变化,同时提高对变化位移的监测计算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3为图1的B处结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沂大学,未经临沂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218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电流插拔连接器部件及大电流插拔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翻转式防破坏光伏发电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