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智能交通用障碍柱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17992.9 | 申请日: | 2019-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53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刘佳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佳慧 |
| 主分类号: | E01F13/04 | 分类号: | E01F1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453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智能 通用 障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智能交通用障碍柱,包括空心管柱、分隔板和液压缸,分隔板设置在空心管柱内侧中部,且分隔板与空心管柱固定连接,液压缸设置在分隔板下侧,且液压缸与空心管柱固定连接,液压缸上端活动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贯穿分隔板,连接杆上端固定连接有卡柱,且卡柱上端固定连接有立柱,立柱贯穿空心管柱,该种新型智能交通用障碍柱,通过外部控制器控制液压缸使立柱进行升降,从而实现禁止通行或者放行,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可以快速的将立柱收回到空心管柱中,从而达到实时、准确、高效的效果,解决了固定式的水泥桩在遇到突发事件时通常将其破坏,较为拖延了时间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智能交通用障碍柱。
背景技术
智能交通系统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它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 ITS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交通设施、减少交通负荷和环境污染、保证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因而,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
现有的交通用障碍柱一般采用固定式水泥桩或石材加工而成的圆球,固定式的水泥桩在遇到突发事件时通常将其破坏,不仅拖延了时间,且破坏后还须重建,浪费人力、物力;石球虽可移动,但移动难度较大,移动时较为耽误时间,且加工成本高,使用起来都不太便捷。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智能交通用障碍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固定式的水泥桩在遇到突发事件时通常将其破坏,较为拖延了时间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智能交通用障碍柱,包括空心管柱、分隔板和液压缸,所述分隔板设置在空心管柱内侧中部,且分隔板与空心管柱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设置在分隔板下侧,且液压缸与空心管柱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上端活动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贯穿分隔板,所述连接杆上端固定连接有卡柱,且卡柱上端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贯穿空心管柱,且分隔板上端且位于连接杆外侧固定连接有减轻撞击震动的橡胶垫;所述空心管柱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组件,且固定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固定连接有横杆,且横杆外侧套接有套杆,所述套杆前后两端设置有带动套杆移动的电机,且电机上端均通过螺杆转动连接有与套杆配合使用的转轮,所述横杆前后两端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轮齿一,且转轮外侧均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轮齿二,所述套杆接近空心管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且空心管柱与卡块相接触处均开有卡口。
进一步优点,所述液压缸通过电缆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且液压缸通过电缆与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优点,所述连接杆通过液压缸上下移动,且卡柱和立柱随连接杆上下移动。
进一步优点,所述立柱完全下移时与空心管柱齐平。
进一步优点,所述电机通过电缆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且电机通过电缆与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优点,所述轮齿一与轮齿二相匹配且相互咬合。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智能交通用障碍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新型智能交通用障碍柱,通过外部控制器控制液压缸使立柱进行升降,从而实现禁止通行或者放行,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可以快速的将立柱收回到空心管柱中,从而达到实时、准确、高效的效果,适用于各个不同的应用场合,如道路的通行与限行、车库或小区的进入与放行、车位的防占用等多个方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佳慧,未经刘佳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179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