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竞赛卡丁车用充气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08310.8 | 申请日: | 2019-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51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黄会炎;张嘉澔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11/03 | 分类号: | B60C11/03;B60C11/12;B60C1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梁锦平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竞赛 卡丁车 充气 轮胎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竞赛卡丁车用充气轮胎,轮胎胎面花纹由多个花纹单元沿着轮胎周向依次间隔排列而成,每个花纹单元都由主花纹组和副花纹组关于轮胎中心平面对称构成,周向相邻的两个花纹单元之间用第一横向花纹沟槽间隔,主花纹组与副花纹组之间用第二横向花纹沟槽间隔,第一横向花纹沟槽及第二横向花纹沟槽分别呈现倒V字形,主花纹组由中心花纹块、第一中间花纹块、第一胎肩花纹块构成,副花纹组由第二中间花纹块、第二胎肩花纹块构成。本实用新型轮胎花纹形状设计及其整体排布,可确保轮胎在湿滑柏油路面上高速行驶时,充分发挥其优异的操控性能、排水性能和耐久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竞赛卡丁车用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得以提高。而人们获得娱乐或者缓解生活、工作压力的方式也逐渐发生改变。越来越多消费者倾向于通过参加卡丁车辆竞赛来释放压力。因卡丁车竞赛车辆车速较快而具有竞技性和娱乐性的双重特点,卡丁车市场在国外相较国内更趋于成熟,而现在国内也逐步得以发展。然而,目前卡丁车竞速轮胎大部分为光面轮胎,光面轮胎仅适用于干燥路面而并不适用于湿滑路面。
为使竞赛卡丁车在湿滑的柏油路面能够正常地高速行驶,现有的竞赛卡丁车轮胎设计有多个以周向、横向花纹沟槽间隔开的块状花纹。如图1所示,胎面上设计较多的周向花纹沟槽D0,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确保轮胎在湿滑的柏油路面的排水性。但是竞赛卡丁车的行驶速度都相当之快,因其配套的轮胎外径较小、轮胎转速较快,轮胎在湿地的排水性能就显得尤为重要。为获得较佳轮胎的排水性能,常会加大花纹沟槽的宽度,则容易造成花纹块刚性不足,影响轮胎行驶的操控反应性,同时也容易导致轮胎产生偏磨耗不良,最终影响轮胎的耐久性能。为增强花纹中心的耐久性能,需求胎面中心具有较大的接地陆比,防止使用时胎面花纹快速破坏,常将胎面中心各花纹块间花纹沟槽宽度设计较小,反而导致排水性能下降。故现有湿滑柏油路面用的竞赛卡丁车轮胎性能较为单一,一般较注重轮胎的操控性能,而忽略轮胎的排水性能、操控性能及耐久性能的综合考量,无法满足竞赛卡丁车辆对轮胎的操控性能、排水性能和耐久性能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于湿滑柏油路面高速行驶,且可确保轮胎充分发挥其优异的排水性能、操控性能及耐久性能的竞赛卡丁车用充气轮胎。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竞赛卡丁车用充气轮胎,轮胎的胎面花纹关于轮胎中心平面对称设置,轮胎胎面花纹由多个花纹单元沿着轮胎周向依次间隔排列而成,每个花纹单元都由主花纹组和副花纹组关于轮胎中心平面对称构成,周向相邻的两个花纹单元之间用第一横向花纹沟槽间隔,第一横向花纹沟槽整体呈现倒V字形,主花纹组与副花纹组之间用第二横向花纹沟槽间隔,第二横向花纹沟槽整体呈现倒V字形,所述主花纹组由中心花纹块、第一中间花纹块、第一胎肩花纹块构成,中心花纹块与第一中间花纹块轴向之间设有第一周向花纹沟槽,第一中间花纹块与第一胎肩花纹块轴向之间设有第二周向花纹沟槽,所述副花纹组由第二中间花纹块、第二胎肩花纹块构成,第二中间花纹块关于轮胎中心平面对称,且在轴向之间形成中心花纹沟槽,第二中间花纹块与第二胎肩花纹块轴向之间设有第三周向花纹沟槽。第一横向花纹沟槽及第二横向花纹沟槽整体呈现倒V字形的设计可增强轮胎花纹的排水性能和操控性能。该轮胎花纹形状设计及其整体排布,可确保轮胎在湿滑柏油路面上高速行驶时,充分发挥其优异的操控性能、排水性能和耐久性能。
进一步,第二横向花纹沟槽中心线的近心端的轴向夹角与第二横向花纹沟槽中心线的远心端轴向夹角的差值不大于5°,该结构设定可确保第二横向花纹沟槽的平顺性,提升轮胎花纹的排水性能;第二中间花纹块的近心端周向夹角与第一中间花纹块的近心端周向夹角的差值为2°~8°,周向夹角差值设定过小,降低轮胎中心处排水性能,周向夹角差值设定过大,第一中间花纹块刚性减弱,降低轮胎耐久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083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薄膜分条裁切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铜管加工在线退火设备保护气体节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