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行驶辅助转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80197.7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93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邓波;刘洪兵;方晨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西晶源流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B62D7/18;B62D7/20;B62D3/02 |
代理公司: | 重庆晟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8 | 代理人: | 杨晓磊 |
地址: | 40005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行驶 辅助 转向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行驶辅助转向系统,包括底盘车架,所述底盘车架的两侧均贯穿连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向节,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梯形臂,所述梯形臂远离转向节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贯穿连接有固定套与转向横拉杆,所述转向横拉杆的一端贯穿连接有固定架,所述转向横拉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固定架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电机能够通过第二旋转杆带动第二斜齿轮转动,第二斜齿轮带动第一斜齿轮转动,第一斜齿轮通过第一旋转杆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能够带动齿条移动,从而可以使转向快速进行自动恢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向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行驶辅助转向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装备对其机动性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装甲车辆有2轴、3轴、4轴,将来甚至会设计出更多的轴的车辆,这些车辆如果能够增加其转向策略,减小转弯半径,将更能适应不同地理环境的作战,提高装备的机动性及其战术指标。因此设计出一款能够适用于不同类型车辆的后桥辅助转向系统,将会使得装甲产品的性能更加优越,产品在市场上的也将会有更强的竞争力;
现有的转向系统,都是通过方向盘通过机械连接带动前轮对车辆进行转向,但是在一些比较大的弯道时,其转向存在一定的弊端,人们在遇到大的弯道时,不要将反向盘打满进行转向,但是当车辆转向过来之后,驾驶员需要迅速的将方向盘打正,使车能够正常直行,由于车速和驾驶员的手速问题,使车轮恢复直行存在一定的不便,影响驾驶员驾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当遇到比较大的弯道时,需要将方向盘打满的情况下,想要使方向盘快速的恢复直线的方向,车辆的速度和重量会影响车辆方向的恢复,驾驶员很难快速使方向盘恢复直行的方向,影响驾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行驶辅助转向系统,包括底盘车架,所述底盘车架的两侧均贯穿连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向节,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梯形臂,所述梯形臂远离转向节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贯穿连接有固定套与转向横拉杆,所述转向横拉杆的一端贯穿连接有固定架,所述转向横拉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固定架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底盘车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杆,所述第二旋转杆远离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斜齿轮,所述固定块的中心位置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杆,所述第一旋转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与齿轮,且齿轮与齿条和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均为啮合连接,所述转向横拉杆的顶部位于齿条的两侧均设置有转角感应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向节臂,所述转向节臂远离转向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向直拉杆,所述转向直拉杆远离转向节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向摇臂,所述转向摇臂远离转向直拉杆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向器,所述转向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向万向节,所述转向万向节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向传动轴,所述转向传动轴远离转向器的一端通过转向万向节转动连接有转向轴,所述转向轴远离转向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向盘,能够方便驾驶员通过方向盘来控制车辆行驶的方向。
作为优选,所述转角感应器通过线路与电机电性连接,能够在当方向盘打满的时候,然后通过转角感应器将其转满的信号转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接受信号好能够使电机自动转动,从而可以方便自动恢复直线行驶。
作为优选,所述齿条位于转向横拉杆的正中间位置,所述固定架位于齿条的正中间位置,能够在方向转满的时候启动电机进行自动恢复方向。
作为优选,所述梯形臂为相互对称的两个,能够同时控制两边的轮胎同时向同一方向转向。
作为优选,所述转向节为相互对称的两个,且转向节与底盘车架均通过轴承与第一固定杆转动连接,便于转向节能够在底盘车架上面正常的转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西晶源流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西晶源流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801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软材做底的装料盘
- 下一篇:储料桶粉料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