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使用的侧扰流板在扰流板上的定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79345.3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43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王靖宇;王迦;张鹏;王小宁;刘维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5/00 | 分类号: | B62D35/00;B62D65/02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使用 侧扰流板 扰流板上 定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使用的侧扰流板在扰流板上的定位结构,定位销与扰流板本体是一体结构,相对于焊接式、粘接式定位结构,一体结构的定位销可以减少侧扰流板与扰流板之间的尺寸链,提高侧扰流板与扰流板之间的配合精度,同时,两个定位销所在的扰流板上的接触面,为侧扰流板提供定位和限位,定位销自身具有弹簧片能够对侧扰流板的配合用的定位孔的孔位起到限位作用,同时,弹簧片的可伸缩性能够满足侧扰流板的可拆卸要求;本结构在兼顾了经济性的前提下,能够实现侧扰流板在扰流板上可靠、有效的定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领域,涉及一种汽车使用的侧扰流板在扰流板上的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SUV车型格外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其销量增长率持续走高。而无论从功用上还是造型美观上,侧扰流板和扰流板都已经是SUV车型不可或缺的关键总成。功用上,在高速行驶时,通过扰流板和侧扰流板对空气的导流作用,可以有效的减少车辆在高速行驶过程中的风阻,提升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同时,扰流板通过扰动空气产生的下压力,也能有效提高车辆高速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在造型美观上,扰流板和侧扰流板的多样设计能够提升整车的体量感或者运动感。
侧扰流板通常布置在后风窗两侧背门钣金上,其四周与环境件的匹配关系都处于高可视区域。为了满足质量要求,提升感知质量,侧扰流板可靠的定位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汽车使用的侧扰流板在扰流板上的定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汽车使用的侧扰流板在扰流板上的定位结构,用于扰流板和侧扰流板之间的定位,其特征在于,扰流板和侧扰流板上各自设置有两个接触面,扰流板的两个接触面上各设置有一个凸起的柱状的定位销,侧扰流板的两个接触面上各设置有一个定位孔,每个定位孔均为上段孔径小于下段孔径的阶梯孔,每个定位孔的上端孔径与下段孔径之间形成台肩面,每个定位销上均对称设置有两个可以收缩和弹出的弹簧片,扰流板的每个定位销插入侧扰流板对应的定位孔中,定位销的弹簧片弹出进而与对应的侧扰流板的定位孔内的台肩面卡紧,使扰流板上的两个接触面与侧扰流板上对应的接触面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包括:
扰流板上的接触面和定位销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制成。
其中一个定位孔为圆孔,另一个定位孔为长圆孔,圆孔结构的定位孔为主定位孔,长圆孔结构的定位孔为辅助定位孔,侧扰流板与扰流板安装时,先将与主定位孔对应的定位销安装入主定位孔中,然后再将辅助定位孔对应的定位销安装入辅助定位孔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使用的侧扰流板在扰流板上的定位结构,定位销与扰流板本体是一体结构,相对于焊接式、粘接式定位结构,一体结构的定位销可以减少侧扰流板与扰流板之间的尺寸链,提高侧扰流板与扰流板之间的配合精度。同时,两个定位销所在的扰流板上的接触面,为侧扰流板提供定位和限位。定位销自身具有弹簧片能够对侧扰流板的配合用的定位孔孔位起到限位作用。同时,弹簧片的可伸缩性能够满足侧扰流板的可拆卸要求。
侧扰流板上的定位结构是两个与定位销相匹配的定位孔,一个是圆孔,一个是长圆孔。圆孔为主定位孔,长圆孔为辅助定位孔。在安装时,主定位孔应优先安装。定位孔内部具有台肩结构,台肩面不宜过大,对定位销的弹簧片起到限位作用。同时为了避免扰流板与侧扰流板的干涉问题。
本结构在兼顾了经济性的前提下,能够实现侧扰流板在扰流板上可靠、有效的定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793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