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小车的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76099.6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84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秦英林;丘斯波;王仕鹏;张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16 | 分类号: | B60L5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孙晓红 |
地址: | 47435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小车 充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小车的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柜;用以设置于车体上并能够与充电柜配合连接实现充电的第二充电接口组件;充电柜包括:用以连接电源的充电器;与充电器相连并与第二充电接口组件配合连接、用以供车体充电的第一充电接口组件;与第一充电接口组件连接、用以当第二充电接口组件发生充电角度偏差时使第一充电接口组件绕竖向的轴线旋转以弥补第二充电接口组件的偏差角度的旋转补正机构。上述智能小车的充电装置可以使智能小车和充电柜自适应配合,尤其是当智能小车出现摆动以致与充电柜的充电角度发生偏差时,可以很好地弥补角度偏差,从而可以实现快速、高效、低成本、高可靠性地自动充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小车的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化、自动化技术逐渐推广与应用,新的需求也是不断的出现,如移动作业的机器人、需求搬运的小车等,它们是移动型的设备,设备需要有电源,从而实现充电的需求。
目前,对移动式设备的充电作业一般有两种作业方式:第一种是人工作业,如移动式设备电量不充时,需求人工插电充电,这种方式是要专人、专地,无法实现完全自动化,而且还存在安全的问题;另一种作业方式则是自动充电。然而,现工业常用的自动充电站,其同部为独立控制系统,也就是自动充电站有一套控制系统,同时需要充电的车体也要有一套控制系统,这两套控制系统是单独存在,自动充电时需求的协作则必须通过无线通讯的手段,不仅硬件成本高,而且控制程序复杂,不利于大规模使用和复制。此外,对于智能小车的充电,还有一个难题,即为:现有的自动充电站对小车行走和停止精度要求高,一般要求在+-20mm以内,而在实际应用中,小车在精确导航下的普遍精度在+-30mm左右,对于这种情况,现行业常用的办法是通过增加感应器进行实时检测并降低智能小车的运行速度,来确保智能小车与自动充电站之间的位置关系。
因此,如何以低成本、高可靠性地实现移动式设备的自动充电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小车的充电装置,该充电装置可以使智能小车和充电柜自适应配合,从而可以实现快速、高效的自动充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小车的充电装置,包括:
充电柜;
用以设置于车体上并能够与所述充电柜配合连接实现充电的第二充电接口组件;
其中,所述充电柜包括:
用以连接电源的充电器;
与所述充电器相连并与所述第二充电接口组件配合连接、用以供车体充电的第一充电接口组件;
与所述第一充电接口组件连接、用以当所述第二充电接口组件发生充电角度偏差时使所述第一充电接口组件绕竖向的轴线旋转以弥补所述第二充电接口组件的偏差角度的旋转补正机构。
可选地,所述第一充电接口组件包括:
第一绝缘板;
安装于所述第一绝缘板上、用以与所述第二充电接口组件连接实现导通设于所述充电柜内部的继电器的控制导通针;
两组安装于所述第一绝缘板上并对称设置于所述控制导通针的上下两侧、用以形成充电回路的充电电流针。
可选地,所述第二充电接口组件包括:
用以设于车体前端的第二绝缘板;
安装于所述第二绝缘板上、用以与所述控制导通针配合连接的充电控制连接块;
两个安装于所述第二绝缘板上并对称设置于所述充电控制连接块的上下两侧、用以与所述充电电流针配合连接的充电块。
可选地,所述旋转补正机构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760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