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兼顾防尘散热的网络运行盒混合接入箱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47715.5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48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吕旭东;申红强;杨哲;王玉斌;梁斌;马国梁;姜云霄;贾耀荣;杨世潮;王慧芳;顾雯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H05K7/20 |
代理公司: | 山西华炬律师事务所 14106 | 代理人: | 陈奇 |
地址: | 030001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兼顾 防尘 散热 网络 运行 混合 接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兼顾防尘散热的网络运行盒混合接入箱,解决了现有混合接入箱存在的散热效果差、防尘能力不足和不能适应不同尺寸接入盒体的问题。铜合金散热中隔板(2)将密闭箱体(1)内腔分隔成密闭上腔体(101)和密闭下腔体(102),在密闭下腔体(102)的箱体侧壁上设置有进出风孔洞(13),在铜合金散热中隔板(2)的下底面上吊接有风扇(3);在铜合金散热中隔板(2)的上顶面上设置有长条状的倒T形凹槽(9),在倒T形凹槽(9)中活动设置有L形夹紧机构。提高了设备的防尘能力和散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络通讯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将OTN盒、PON盒、IP盒放置的混合接入箱及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网络带宽的持续升高,网络用户对网络的需求差异化也日益突显;在网络运营中,需要综合考虑运维成本、传送效率和传送质量等因素;网络的混合接入具有较大的优势,混合接入的方式能够灵活应对传送网的管理维护、灵活组网、保护和调度的功能,在现有技术中,有将OTN(光传送网)与PON(无源光网络)、IP(集成电路芯核)系统混合接入一个装置中,以解决现有技术光网络单元中,存在的传输和接收缓慢,不能混合处理的问题。如专利公开号为CN207053532U的专利,提供了一种混合接入装置,通过在箱体中设置防撞护角条,并对散热板的底部安装减震弹簧,在箱体的顶部开设孔洞,以实现散热效果和减震能力的匹配,并且将散热板设计成可滑动安装拆卸的结构,有利于减少摩擦和便于拆卸;又如专利公开号为CN208425095U专利,提供了一种混合接入装置,其对散热装置进行了强化,通过散热风扇进行散热,并设置防尘网,且对防尘网的安装结构进行了改进,以便于防尘网的安装和拆卸。但现有技术还存在以下没有解决的问题:(1)集合箱存在散热效果较差和防尘能力不足的缺陷,如专利公开号为CN207053532U的专利,其仅设置了散热孔,无法满足混合接入装置大功率工作时的散热要求,并且灰尘十分容易通过散热孔进入到箱体内部,影响箱中设备的正常工作;而专利公开号为CN208425095U专利,虽然设置了风扇,进行强化换热,但是其上设置的防尘网的阻力本身比较大,防尘网会导致散热风扇的风速大打折扣,造成换热效果不佳,并且风扇不能自动控制,另外,其防尘网的防尘能力是有限的,对于细微颗粒不能有效地进行阻隔,这部分细微颗粒被风扇加速后,十分容易进入OTN、PON或者IP盒体的内部,造成设备故障;(2)混合接入箱不能适应不同规格的盒体的接入,上述两个专利均没有考虑到如何适应不同OTN、PON或者IP盒体尺寸的问题,实用性不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兼顾防尘散热的网络运行盒混合接入箱及其装配方法,解决了现有混合接入箱存在的散热效果差、防尘能力不足和不能适应不同尺寸接入盒体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
一种兼顾防尘散热的网络运行盒混合接入箱,包括密闭箱体,在密闭箱体中设置有OTN盒体、PON盒体和IP盒体,密闭箱体中设置有铜合金散热中隔板,铜合金散热中隔板将密闭箱体内腔分隔成密闭上腔体和密闭下腔体,在密闭下腔体的箱体侧壁上设置有进出风孔洞,在铜合金散热中隔板的下底面上吊接有风扇;在铜合金散热中隔板的上顶面上设置有长条状的倒T形凹槽,在倒T形凹槽中活动设置有滑动块,在滑动块的顶端面上设置有带螺纹沉孔,在长条状的倒T形凹槽上活动设置有L形卡板,在L形卡板的水平板上设置有带螺纹通孔,在带螺纹通孔中螺接有固定螺拴,固定螺拴的下端通过带螺纹通孔后与在倒T形凹槽中活动设置的滑动块的顶端面上设置的带螺纹沉孔螺接在一起,在L形卡板的立板上设置有上下方向的长条通孔,在长条通孔中活动穿接有水平布置螺栓,在水平布置螺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水平压板,在水平布置螺栓的另一端螺接有螺母,在铜合金散热中隔板上放置有OTN盒体,L形卡板的立板与OTN盒体的侧立面靠接在一起,水平压板卡接在OTN盒体的顶端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477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