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流专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32166.4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82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岩;孙宝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67/02 | 分类号: | B65G6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李宏伟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流 专用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流专用车,该技术方案将带式输送机与转运小车加以整合,用于实现货物向货车上的装卸。具体来看,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前后两段传送带,其中后传送带的前端由主动臂驱动升降,用以控制后传送带的输送角度;前传送带经由前支架搭载于第二支撑架上,一方面利用第二缸体控制第二支撑架朝向,另一方面利用第三缸体控制前支架的扬起角度,因此,可对前传送带的输送方向和输送高度起到调节作用。应用本实用新型,可在便捷转运货物的同时有效控制终点位置,较常规的转运手推车更加便捷省力,较常规的带式输送机更加灵活可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流专用车。
背景技术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实体流动的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的要求。在物流运输过程中,可根据空间位置划分为三个区段,即始发地、运输段、目的地,其中运输段即货物随交通工具转运的过程,是物流运输作业的核心,在三个区段之间则由货物的装载与卸货进行衔接,这一衔接过程也是影响物流运输效率的重要环节。
现有技术中,货品出库并装载到交通工具上,主要是依靠人力完成的,虽可采用手推车等衔接工具节省一定的人力,但手推车仍需要人工操作进行转运,而且,常规手推车只能在地表平面上进行平移转运,当交通工具货仓距离地面较高时,最终仍需要人工抬升,以进行装载。因此,如何在物流运输过程中实现仓库与交通工具之间的衔接,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带式输送机有望省去手推车的操作过程,但常规带式输送机呈固定式设计,难以根据需求进行灵活移动,而且,其输送轨迹也是固定的,无法灵活调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物流专用车,以解决物流运输过程中,货物在仓库与交通工具之间装卸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常规带式输送机无法灵活移动并调整输送高度。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物流专用车,包括底盘,车轮,基架框,主动臂,第一支撑架,第一缸体,从动臂,后支架,第二支撑架,第二缸体,前支架,第三缸体,后传送带,前传送带,其中,在底盘上连接有车轮,在底盘的上端后侧固定连接有基架框,主动臂的后端与基架框铰接,主动臂的前端铰接有第一支撑架,第一缸体的前后两端分别与主动臂及基架框铰接,从动臂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架及基架框铰接;后支架的后端铰接在基架框上,后支架的前端铰接在第一支撑架上;第二支撑架铰接在第一支撑架的前端,第二支撑架与第一支撑架之间的铰接轴竖直;第二缸体的中部铰接在第一支撑架上,第二缸体的前端铰接在第二支撑架上,前支架的后端铰接在第二支撑架上,第三缸体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支架及第二支撑架铰接;在后支架上固定连接有后传送带,在前支架上固定连接有前传送带。
作为优选,还包括门体,所述门体铰接在基架框的侧端。
作为优选,还包括照明灯,所述照明灯有2个,所述2个照明灯分别固定连接在后传送带的两侧。
作为优选,还包括围挡,所述围挡有2个,所述2个围挡分别固定连接在底盘的上端两侧。
作为优选,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底盘上,所述电机位于基架框内部,所述电机与车轮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321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式管道泵用联轴器
- 下一篇:一种生活垃圾处理用鼓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