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叉车用定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24310.X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70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赵卫国;李少波;王平;张祥;陈洋;蔡国峰;陈静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075 | 分类号: | B66F9/075;F16F15/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叉车 定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叉车用定位结构,所述尾架上横向布置有连接板,该连接板上开设有用于后处理装置沿着尾架长度方向位移的腰形孔三,该安装支架的顶部安装有用于定位排气管的固定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开设有用于固定支架沿着尾架长度方向位移的腰形孔一,所述固定支架上开设有用于其沿着尾架宽度方向位移的腰形孔二,所述定位支座通过底部设置的螺栓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多组腰形孔的协同使用实现了后处理装置的精准定位,提高了后处理装置的装配效率以及提升了其安全性能,同时所适配安装的减震垫可有效的减少由于后处理装置振动导致的故障问题,进一步提升了叉车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叉车用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内燃叉车后处理是一种可以净化尾气的装置,由于国家排放法规要求越来越严格,内燃叉车安装后处理装置将日趋普遍。目前行业里内燃叉车后处理采用立式刚性安装较多,振动较大故障率较高,其次由于5-10t内燃叉车后处理其体积和质量均比较大,约55kg,且后处理表面有多个传感器及电气线索,不方便使用起吊设备,需人力搬运进行装配,装配效率、安全性均较差。其次由于排气管、焊接件、结构件等生产和装配误差较大,经常出现后处理和高排气管装配孔对不上问题;目前集中出现的问题如下; 1:内燃叉车后处理装置由于振动导致故障率高的问题;
2:内燃叉车后处理装配效率低、安全性差的问题;
3:由于制造装配等累积误差,导致内燃叉车后处理装置装不上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叉车用定位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叉车用定位结构,包括有尾架,该尾架上安装有后处理装置,所述后处理装置的一端上部设置有进气端口,另一端上部设置有排气端口,该排气端口上连接有排气管,所述尾架上横向布置有连接板,该连接板上开设有用于后处理装置沿着尾架长度方向位移的腰形孔三,所述尾架的一侧固接有安装支架,该安装支架的顶部安装有用于定位排气管的固定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开设有用于固定支架沿着尾架长度方向位移的腰形孔一,所述固定支架上开设有用于其沿着尾架宽度方向位移的腰形孔二,所述后处理装置设置在定位支座上,并通过钢带抱箍与该定位支座连接,所述定位支座通过底部设置的螺栓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上。
所述定位支座的端面形成有适配后处理装置圆弧面的弧形凹槽,且在定位支座的底部安装有减震垫。
所述定位支座并排设置有两个,分别用于支撑并连接后处理装置的两端部,且在定位支座的底部通过螺栓二贯穿腰形孔三,并在连接板的下端面通过螺母固定该螺栓二。
所述安装支架焊接在尾架的一侧,且顶部形成有水平设置的弯折面,所述腰形孔一开设在该弯折面上。
所述固定支架水平设置,且中部开设有匹配排气管管径大小的通孔。
所述进气端口通过环形抱箍固定连接有进气管。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多组腰形孔的协同使用实现了后处理装置的精准定位,提高了后处理装置的装配效率以及提升了其安全性能,同时所适配安装的减震垫可有效的减少由于后处理装置振动导致的故障问题,进一步提升了叉车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处理装置立体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安装支架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支架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排气管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钢带抱箍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环形抱箍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43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桥梁用钢筋调直设备
- 下一篇:一种换热器装配结构及其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