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功率MOS模组的DBC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16674.3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25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赛力康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98 | 分类号: | H01L23/498;H01L25/07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许志辉 |
地址: | 610219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贸***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功率 mos 模组 dbc 板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功率MOS模组的DBC板结构,包括双面覆有铜箔的DBC板,所述DBC板的一侧设置有与Vo连接的第一主端子,所述DBC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分别外接V+和V‑的第二主端子和第三主端子,所述DBC板上还设置有两组功率MOS模组,每组功率MOS模组的漏极连接DBC板上的漏极输入端铜箔,并且漏极输入端铜箔上还引出有漏极控制端子,每组功率MOS模组的源极连接到DBC板上源极输出端铜箔和1个源极控制端铜箔,栅极与栅极控制端铜箔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三个主端子连接功率MOS,简化布线,模块小型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DBC板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功率MOS模组的DBC板结构。
背景技术
DBC板在电力电子模块技术中,主要是作为各种芯片如IGBT芯片、Diode芯片、电阻、SiC芯片等的承载体,DBC板通过表面覆铜层完成芯片部分连接极或者连接面的连接,功能近似于PCB板。随着电子电力技术的发展,MOS管以其高频性能好、开关损耗小、输出阻抗高、驱动功率小等优点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功率MOS模块是MOS管按一定的功能组合再灌封成一个模块,其功率MOS模块使用时候通常需要配合其他外部器件进行使用,由于功率MOS模块在DBC板上的布线问题,模块内产生较大的寄生电容和电感,在功率MOS模块的关断和开启过程中,MOS管栅极将产生电压尖峰脉冲,损坏器件,MOS管容易烧毁,影响整个电路的正常工作;并且,现有的功率模块输出功率较小,输入输出端子较多,布线干扰,结构较为复杂,与外部电连接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型功率MOS模组的DBC板结构,功率MOS模组在DBC板上采用三个主端子,简化布线,使得DBC板结构简单,模块小型化。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功率MOS模组的DBC板结构,包括双面覆有铜箔的DBC板,所述DBC板的一侧设置有与Vo连接的第一主端子,所述DBC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分别外接V+和V-的第二主端子和第三主端子,所述DBC板上还设置有两组功率MOS模组,每组功率MOS模组的漏极连接DBC板上的漏极输入端铜箔,并且漏极输入端铜箔上还引出有漏极控制端子,每组功率MOS模组的源极连接到DBC板上源极输出端铜箔和1个源极控制端铜箔,栅极与栅极控制端铜箔连接,其中一组功率MOS模组连接的漏极输入端铜箔与第二主端子连接,源极通过源极输出端铜箔与另一组功率MOS模组的漏极输入端铜箔连接并且外接第一主端子,另一组功率MOS模组连接的源极输出端铜箔与第三主端子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每组功率MOS模组的源极和漏极引出主端子,分别是第一主端子、第二主端子和第三主端子,通过三个主端子连接两组功率MOS模组,并外接大电流输出回路,使得DBC板结构简单,小型化的模块设计,简化布线,每组功率MOS模组的漏极输入端铜箔引出有控制端子,源极连接1个源极控制端铜箔用于外接驱动板电路,功率MOS模组的源极输出回路和控制端分离,避免了与源极大电流输出回路之间的相互影响,降低电压和电流的尖峰对整个电路的影响,即dv/dt和di/dt,整个DBC板上的功率MOS模组布线紧凑,有效降低寄生电感和电容等,可应用于电机控制,BMS场合,通过对DBC内部布线的改变,实现模块的多功能化。
进一步的,每组功率MOS模组又分为至少两个并联的功率MOS小模组,每个功率MOS小模组集成了多个并联的MOS管。采用上述结构,使得功率MOS模组具有更高的集成度,能够通过更大的电流,适合更大的功率,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每个功率MOS小模组的栅极分别连接1个栅极控制端铜箔,每个栅极控制端铜箔均由外部电路控制连接。采用上述结构,两个并联的功率MOS小模组的栅极不直接连接,分别与1个栅极控制端铜箔连接,2个栅极控制端铜箔均由外部电路控制连接,可有效的降低器件应用中栅极的电压尖峰脉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赛力康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赛力康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166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