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悬架动态测试用实验台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11520.5 | 申请日: | 2019-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13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詹长书;曹先腾;田倩;王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7/04 | 分类号: | G01M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悬架 动态 测试 实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悬架动态测试用实验台,包括测试路面,所述测试路面的上表面前后两端设有两个前后对称设置的T型跑道,T型跑道的上表面设有电动小车,电动小车的上表面设有工字梁,工字梁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工字梁前后对称设置在T型跑道的正上方,测试路面的上表面靠近T型跑道的一端设有限位导杆,本车辆悬架动态测试用实验台,结构紧凑,制造成本较低,操作方便,可以有效辅助研究人员对车辆运行状态下车辆四分之一悬架进行检验,操作台的设置可以对测试车辆悬架进行固定,通过第二定位螺柱可以有效对操作台进行升降调节,限位导杆结合防倾杆的设置可以有效对电动小车的运行轨迹进行引导与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架测试实验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辆悬架动态测试用实验台。
背景技术
舒适性是车辆的重要使用性能之一,舒适性与车辆的固有振动特性有关,而车身的固有振动与悬架系统的特性相关。悬架的主要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并且缓和由不平路面传给车身的冲击载荷、衰减由此引起的振动、保证乘员的舒适性,减小货车和车身的动载荷。悬架把车架与车轮弹性地联系起来,关系到汽车的多种使用性能,是车辆最重要的三大总成之一。悬架系统既是车辆乘坐舒适性的重要保证,又是车辆行驶安全性的重要保障,因而研发可以进行悬架系统特性研究的测试实验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现有四分之一车辆悬架测试实验台存在如下缺点与不足:(1)现有实验台架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和成本较高;(2)现有实验台架只能对四分之一车辆悬架进行静态试验,不能有效模拟测试车轮在正常转动情况下车辆悬架的特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车辆悬架动态测试用实验台,可以很方便的进行制造与运行,给车辆悬架测试的使用带来了便利,而且可以有效模拟测试车轮在转动情况下车辆悬架的特性,进一步提升了车辆悬架的测试效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悬架动态测试用实验台,包括测试路面,所述测试路面的上表面前后两端设有两个前后对称设置的T型跑道,T型跑道的上表面设有电动小车,电动小车的上表面设有工字梁,工字梁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工字梁前后对称设置在T型跑道的正上方,测试路面的上表面靠近T型跑道的一端设有限位导杆,导杆的外侧面套接有防倾杆,防倾杆的外侧面上端与工字梁的外侧面固定连接,工字梁通过设置在其下表面中部的铰链转动连接有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Z型刹车板,Z型刹车板的下表面安装有刹车片,Z型刹车板通过设置在其上表面的铰链转动连接有液压伸缩杆,液压伸缩杆的上端面通过铰链与工字梁的下表面转动连接,工字梁的上表面中部设有限位架,限位架通过设置在其内侧面的滑槽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上表面中部设有第二定位螺柱,第二定位螺柱穿过限位架的上表面设置,第二定位螺柱的外侧面上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第二螺母设置在限位架的上表面,滑块的外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操作台,操作台的上表面设有定位孔,电动小车的输入端通过外部开关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测试路面的上表面铺设有减速挡和车轮限位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倾杆的数量为四个,四个防倾杆均匀分布在工字梁的外侧面四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工字梁的上表面左端设有定位支架,定位支架的上表面设有矩形平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块的外侧面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定位螺柱,第一定位螺柱的外侧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车辆悬架动态测试用实验台,结构紧凑,制造成本较低,操作方便,可以有效辅助研究人员对车辆运行状态下车辆四分之一悬架进行检验,操作台的设置可以对测试车辆悬架进行固定,通过第二定位螺柱可以有效对操作台进行升降调节,限位导杆结合防倾杆的设置可以有效对电动小车的运行轨迹进行引导与固定。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115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号筒喇叭
- 下一篇:一种增加音量效果的扩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