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闭性好的发动机点火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07604.1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26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吕春鹏;宾大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长市中发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13/08 | 分类号: | H01T13/08 |
代理公司: | 合肥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8 | 代理人: | 刘跃 |
地址: | 239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闭 发动机 点火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点火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密闭性好的发动机点火器,包括火花塞,所述火花塞下方设有套筒,所述套筒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顶盖和安装板,所述套筒内部连接有一体成型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部开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火花塞底端活动贯穿于顶盖,且火花塞底端螺纹连接于固定环的第一内螺纹内部。本实用新型,采用套筒、顶盖和安装板组成外壳结构,固定环内圈的内螺纹使得火花塞固定安在固定环上端,其中固定环上方的密封环,实现对套筒上端进行密封,防止燃料从套筒上端进入至套筒内部;套筒底部的穿线孔采用密封胶层进行密封,防止燃料从套筒底部进入套筒内部,对套筒内部的线圈有着良好的防火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点火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密闭性好的发动机点火器。
背景技术
发动机点火器是引燃式发动机必备的配件之一,其作用是把汽缸内部可燃物点燃。发动机点火器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代:第一代传统的白金点火由分电器和点火线圈高压线、火花塞组成;第二代无触点点火系统取消了白金,使用晶体管、集成电路控制点火线圈的输出电压,提高了点火电压,改善了高速运转时的点火能力;第三代无分电器电子点火系统在第二代的基础上取消了分电器,采用计算机控制点火时刻,去除了分电器的机械磨损,精确了点火时刻。
发动机点火器内部的火花塞后端安装有铁芯和线圈以增加电火花点火时的电流;常用的点火器密封效果较差,点火器壳体内部容易渗入燃料,燃料进入点火器壳体内部发生燃烧,导致内部线圈氧化,影响线圈与铁芯之间的磁感线效应,逐渐减弱火花塞的输入电流,影响点火器点火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闭性好的发动机点火器,具备能够有效对点火器内部组件进行密封,防止线圈氧化,保证点火器长期稳定运行使用,解决了点火器壳体内部容易渗入燃料,燃料进入点火器壳体内部发生燃烧,导致内部线圈氧化,影响线圈与铁芯之间的磁感线效应,逐渐减弱火花塞的输入电流,影响点火器点火效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防摔减震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密闭性好的发动机点火器,包括火花塞,所述火花塞下方设有套筒,所述套筒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顶盖和安装板,所述套筒内部连接有一体成型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部开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火花塞底端活动贯穿于顶盖,且火花塞底端螺纹连接于固定环的第一内螺纹内部,所述套筒内部底端开有卡槽,所述卡槽内部上端插接有铁芯,所述铁芯外侧套接有线圈,所述线圈上端连接于火花塞输入端。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顶部的火花塞外侧套接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内侧中部开有凹槽,所述凹槽为环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套筒内部底端一侧开有穿线孔,所述线圈下端贯穿于穿线孔,且线圈底端延伸至穿线孔外部,所述穿线孔内部填充有密封胶层。
优选的,所述套筒外侧顶端和底端分别开有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所述顶盖内部侧壁开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二内螺纹与第一外螺纹相配合,所述套筒顶端与顶盖螺纹连接配合。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表面开有通槽,所述通槽内侧开有第三内螺纹,所述第三内螺纹与第二外螺纹相配合,所述套筒底端与安装板螺纹连接配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下方的套筒内部填充有玻璃纤维棉层,所述安装板上表面四角均开有安装孔。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闭性好的发动机点火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长市中发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天长市中发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076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