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窨井盖搬运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69034.1 | 申请日: | 2019-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64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扬渝;陈珍珍;张永乐;包新科;饶炎进;王焊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6F19/00 | 分类号: | B66F19/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窨井 搬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窨井盖搬运装置,包括移动装置、起吊装置和末端执行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承重机架和万向轮,所述起吊装置包括移动平台、滚轮、起吊电机、齿轮组、定滑轮、主钢丝绳提升主梁、提升内梁、次钢丝绳和传动齿轮杆,所述末端执行装置包括螺纹主杆、螺母、伞骨片、推动片、固定片和链环;一种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可靠安全,可搬运多领域、多型号的窨井盖,有助于提高窨井盖搬运的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的末端执行装置呈伞状,便于伸入窨井盖内部并在窨井盖内部撑起,起到在搬运时支撑窨井盖的作用,轻松实现窨井盖的勾取与松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窨井盖搬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公路、工业园区、住宅小区等工程建设在中国大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作为城市化基础设施的重要方面,电力电缆和下水道的铺设随处可见。而由此也会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无论是电缆本体工作情况的巡视与检查亦或者是处理下水道的堵塞等作业,都需要将井盖移开进行作业,而为保证强度需求,目前的窨井盖的制造普遍采用铸铁和混泥土,下水道井盖重量一般为50-70kg,电缆井盖重量一般为90-120kg,传统的方式通常先采用撬棍或者挂钩插入到井盖的贯通孔将井盖提起,然后几个人再将其移至旁边空地。在这整个操作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好几名作业人员同时作业,耗时耗力,工作效率较低;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相应安全防护装置,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威胁操作人员和行人的人身安全,并且井盖也容易在撬动的过程中遭到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窨井盖搬运方法的缺陷,提出了一种窨井盖搬运装置,该装置结构合理,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可靠安全,可搬运多领域、多型号的窨井盖,有助于提高窨井盖搬运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窨井盖搬运装置,包括移动装置、起吊装置和末端执行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承重机架和万向轮,承重机架上设置有四条支撑腿,四条支撑腿的底部安装四个万向轮,所述承重机架上设置有两条平行设置的水平轨道;所述起吊装置包括移动平台、滚轮、起吊电机、齿轮组、定滑轮、主钢丝绳提升主梁、提升内梁、次钢丝绳和传动齿轮杆,所述滚轮设置有两列,两列滚轮均固定在移动平台下底面上,且两列滚轮分别设置在承重机架的两条水平轨道内;所述起吊电机和齿轮组均固定在移动平台上,起吊电机通过齿轮组连接传动齿轮杆;所述移动平台设置有两个滑轮安装孔,两个定滑轮安装在滑轮安装孔内,主钢丝绳设置有两根,主钢丝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传动齿轮杆上;所述提升主梁的两端上侧分别设置有两个用于与起吊装置连接的吊环,主钢丝绳的另一端分别绕过两个定滑轮连接提升主梁上的吊环;所述提升主梁的两端设置有内梁伸缩孔,提升内梁设置有两根且两个提升内梁分别插接在提升主梁的两个内梁伸缩孔内;每根提升内梁伸出提升主梁一端均设置有一个挂耳;两根次钢丝绳的上端分别连接在两根提升内梁的挂耳上,每根次钢丝绳的下端连接一个末端执行装置;所述末端执行装置包括螺纹主杆、螺母、伞骨片、推动片、固定片和链环,所述螺纹主杆的下端与固定片固定连接,螺母和推动片从下至上依次套装在螺纹主杆上,螺母与螺纹主杆上的螺纹相配合,所述伞骨片的下端铰接在固定片上,伞骨片的上端与链环下端铰接,所述链环上端铰接在推动片上;所述伞骨片和链环设置有四组且四组伞骨片和链环整体呈伞状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提升主梁为带有方形内梁伸缩孔内的方形梁,提升内梁为与方形内梁伸缩孔的内径相配合的方形梁。提升内梁一端插接在提升内梁的方形内梁伸缩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腿底部的四个万向轮均自带制动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片呈方形状,固定片的中部设置有与螺纹主杆固定连接的固定孔,固定片的四个侧面上开设有四个方形槽,每个方形槽内均设置有一个铰接轴,四根铰接轴分别穿过四个伞骨片的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定滑轮对称分布在传动齿轮杆的左右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690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放线器安全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塑料薄膜制备用主侧喂料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