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汽车减震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66003.0 | 申请日: | 2019-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00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 发明(设计)人: | 程诚;宁萍;邱霖;尹少峰;梁功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F16F13/00 | 分类号: | F16F13/00;F16F15/02 |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房文亮 |
| 地址: | 4021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汽车 减震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型汽车减震器,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减震装置和隔音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底座、缸体、活塞、活塞杆、第一横板、下压板、弹簧一、弹簧二、永磁铁一、永磁铁二和第二横板,所述隔音装置包括隔音板一、隔音板二和弹簧三,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拆装方便,通过设置多个弹簧增加减震效果,通过设置的同极相对的永磁铁可以减少弹簧做功,从而增加弹簧的实用寿命,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隔音装置,可以降低产生的噪音,提高了驾驶员舒适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汽车减震器。
背景技术
汽车是现代人出行最常用的方式,汽车的实用新型给我们带来交通的便捷性,在如今讲究效率和时间就是金钱的时代,交通的便捷给人类带来的益处是巨大的,减少了不必要的赶路时间,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舒适性,不再怕风吹雨打。而汽车减震器是汽车使用过程中的易损配件,为了使车架与车身的振动迅速衰减,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汽车悬架系统上一般都装有减震器,减震器工作好坏,将直接影响汽车行驶的平稳性和其它机件的寿命,因此应使减震器经常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现有的汽车减震器一般在长期使用后,会出现减震效果变差,减震器的回弹能力易失效,减震器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同时现有的减震器不易于拆装且没有隔音设备,产生噪音,影响驾驶员舒适感。
中国专利申请为CN201510906410.7公开了一种汽车减震器,包括支撑板、活塞杆、活塞、缸体、第一复原弹簧和永磁铁,支撑板、活塞杆和活塞自上至下顺次固接,永磁铁设置在缸体外顶端且与缸体相固接,活塞设在缸体内,支撑板设在缸体上表面的上方,且活塞杆上端穿过所述缸体的上部,第一复原弹簧套装在活塞杆上,且一端与支撑板连接,另一端固定于缸体的顶端,该装置的优点在于:长期使用过程减震效果持久的好,减震器回弹能力强,而且使用寿命长。但是该种设备仍然没有解决没有隔音设备,导致驾驶员舒适感差,不易于拆装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汽车减震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一种改进型汽车减震器,包括减震装置和隔音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底座、缸体、活塞、活塞杆、第一横板、下压板、弹簧一、弹簧二、永磁铁一、永磁铁二和第二横板,所述第二横板固定安装于底座上,所述永磁铁一有2块且同极相对,其中一块永磁铁一固定安装于第二横板的顶部,另一块永磁铁一固定安装于活塞的底部,所述活塞滑动连接于缸体内,所述弹簧一位于缸体内且位于2 块永磁铁一之间,所述缸体的底部设有第二螺栓且通过第二螺栓与底座法兰连接,所述缸体的顶部设有第三螺栓且通过第三螺栓与第一横板法兰连接,所述第一横板上设有通孔,所述活塞杆与第一横板上的通孔相适配且通过通孔固定连接于活塞的顶部,所述弹簧二套接于活塞杆上,所述下压板固定安装于活塞杆的顶部,所述永磁铁二有2块且同极相对,其中一块永磁铁二固定安装于第一横板的顶部,另一块永磁铁二固定安装于下压板的底部,所述隔音装置包括隔音板一、隔音板二和弹簧三,所述隔音板一内设有凹槽且隔音板二滑动连接于隔音板一凹槽内,所述弹簧三位于隔音板一的凹槽内且一端固定连接于凹槽底部,弹簧三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隔音板二的底部,所述隔音板一上设有第一螺栓且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于底座上,所述下压板上设有第四螺栓且通过第四螺栓固定连接于隔音板二上。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有螺纹孔一,所述下压板上设有螺纹孔二。
优选的,所述第一横板上设有进油口,所述底座上设有出油口,所述进油口与出油口上均设有油盖,所述油盖均螺纹连接于进油口和出油口。
优选的,所述进油口设有滤网。
优选的,所述缸体的底部与底座的法兰连接处以及缸体的顶部与第一横板法兰连接处均设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所述活塞为橡胶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未经重庆科创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660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