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姿态主动调整系统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42221.0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22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秦宇迪;邹远棘;孟令盛;毛烁源;王裕宁;侯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G17/015 | 分类号: | B60G17/015;B60G1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魏朋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姿态 主动 调整 系统 | ||
1.一种车辆姿态主动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减振机构(200),所述第一减振机构(200)包括:
第一连杆(210),所述第一连杆(210)包括第一端(211)和第二端(212),所述第一端(211)用于与车桥(101)固定连接;
第一摇杆(220),所述第一摇杆(220)包括第三端(221)和第四端(222),所述第三端(221)与所述第一连杆(210)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三端(221)位于所述第一端(211)和所述第二端(212)之间的中点,所述第四端(222)用于与车架(120)转动连接;
第一曲柄(230),沿垂直于地面方向,所述第一曲柄(230)与所述第一摇杆(220)间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曲柄(230)包括第五端(231)和第六端(232),所述第五端(231)与所述第二端(212)转动连接;
第一电机(240),所述第一电机(240)固定设置于所述车架(120),所述第一电机(240)的输出轴与所述第六端(23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40)用于与整车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一电机(240)控制所述第一曲柄(230)旋转角度,进而控制所述第一连杆(210)和所述第一摇杆(220)转动角度,以减小所述车架(120)的振动;
所述第一端(211)和所述第二端(212)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长度,所述第五端(231)和所述第六端(232)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长度,所述第三端(221)和所述第四端(222)之间的距离为第三长度,所述第一电机(240)的输出轴与所述第四端(222)之间的距离为第四长度,所述第一长度、所述第二长度、所述第三长度和所述第四长度的比例关系为5:1:2.5: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姿态主动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210)、所述第一曲柄(230)和所述第一摇杆(220)位于同一平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姿态主动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主动控制液压杆(300),所述主动控制液压杆(300)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杆(210)、所述第一摇杆(220)、所述第一曲柄(230)或所述车架(120)中的任意两个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姿态主动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控制液压杆(300)的伸缩方向与所述地面的夹角为锐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姿态主动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电机(260),沿垂直于所述地面方向,所述第二电机(260)与所述第一电机(240)间隔设置于所述车架(120),所述第二电机(260)的输出轴与所述第四端(222)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姿态主动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减振机构(500),所述第二减振机构(500)的一端与所述车架(120)连接,所述第二减振机构(500)的另一端与所述车桥(101)连接,所述第二减振机构(500)与所述第一减振机构(200)相对设置于所述车架(120)的两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姿态主动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振机构(500)与所述第一减振机构(200)的结构尺寸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4222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陶瓷灯头修坯夹持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中草药加工用温度可调式烘干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