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烟气急冷换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25404.1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81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江健;房建忠;楚海龙;赵士州;李加瑞;马海丽;郑子于;高婧;张南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迪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5/06 | 分类号: | F23J15/06;F22B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付久春 |
地址: | 443099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危险废物 焚烧 烟气 急冷换热 系统 | ||
1.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烟气急冷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膜式壁余热锅炉、密集对流管束急冷箱、急冷喷雾装置、软化水箱和给水泵;其中,
所述膜式壁余热锅炉分别设有高温烟气入口、换热烟气出口、锅炉水入口和蒸汽排出口;所述换热烟气出口与所述密集对流管束急冷箱的烟气入口连接;
所述密集对流管束急冷箱分别设有所述烟气入口、降温烟气出口、锅炉水入口和蒸汽出口;
所述密集对流管束急冷箱内设置急冷喷雾装置;
所述膜式壁余热锅炉的锅炉水入口、所述密集对流管束急冷箱的锅炉水入口和所述急冷喷雾装置进水口均通过设置所述给水泵的管路与所述软化水箱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险废物焚烧烟气急冷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式壁余热锅炉包括:锅炉本体,该锅炉本体的外壁为具有能流通水的夹层的冷水壁,所述锅炉本体上设置换热水入口和蒸汽排出口;
所述锅炉本体上分别设置与该锅炉本体内连通的所述高温烟气入口、换热烟气出口和蒸汽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危险废物焚烧烟气急冷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本体内设置中间隔墙,所述中间隔墙将该锅炉本体内分隔为底部连通的前、后两部分空间;
所述中间隔墙为具有能流通水的夹层的冷水壁;
所述高温烟气入口设在所述锅炉本体的前侧上部,与该锅炉本体内的前部分空间连通;
所述换热烟气出口设在所述锅炉本体的后侧上部,与该锅炉本体内的后部分空间连通;
所述换热水入口和蒸汽排出口均设置在所述锅炉本体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危险废物焚烧烟气急冷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本体的底部设置多个集灰斗,每个集灰斗下均设有翻板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险废物焚烧烟气急冷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集对流管束急冷箱包括:
箱体和多组管箱结构的换热管;其中,
所述多组管箱结构的换热管从上至下分层间隔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处于箱体上的所述烟气入口和降温烟气出口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危险废物焚烧烟气急冷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入口设在所述箱体的前侧上部,所述降温烟气出口设在所述箱体的后侧下部;
所述锅炉水入口和蒸汽出口均设置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锅炉水入口与各组管箱结构的换热管流通,所述蒸汽出口与所述箱体内连通;
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集灰斗,所述集灰斗下设有翻板阀。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危险废物焚烧烟气急冷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急冷喷雾装置包括多组急冷雾化喷头组件,一组急冷雾化喷头组件对应设置在所述密集对流管束急冷箱的一组管箱结构的换热管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危险废物焚烧烟气急冷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组急冷雾化喷头组件具有多个雾化喷头,每个雾化喷头设在一组管箱结构的换热管的两个相邻换热管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危险废物焚烧烟气急冷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雾化喷头均采用碳化硅制成的喷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危险废物焚烧烟气急冷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雾化喷头均具有不同喷射方向的两个喷射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迪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启迪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2540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