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抛光过程表面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19611.6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49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致领半导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9/02 | 分类号: | B24B29/02;B24B27/00;B24B55/02;B24B5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互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2 | 代理人: | 韦志刚 |
地址: | 201319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抛光 过程 表面 冷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铜抛光过程表面冷却装置,其结构包括抛光盘、控制器、连接箱、检修门、电机、支撑板、电动推杆、鼓风机、收集框、制冷装置和电源线,为解决树脂铜盘或树脂铁盘旋转打磨过程中易发热膨胀,致使加工件打磨精度差的问题,通过在机体底部内侧设置制冷装置,将壳体嵌入机体底部内侧,接着按压控制器分别启动风机和半导体制冷片,风机经内侧电机带动扇叶转动制造离心力抽取外界气体,气体流经半导体制冷片形成冷空气,冷空气流入牵引斗中,分流管与转化头配合便于冷空气分别经分流管输送至冷基座内侧对透明框内侧进行降解,达到树脂铜盘或树脂铁盘进行及时降温,提高加工件打磨精度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抛光过程表面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抛光工艺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他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修饰加工,抛光工艺不能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或几何形状精度,而是以得到光滑表面或镜面光泽为目的,有时也用以消除光泽。
现有的抛光设备使用时,经抛光盘高速旋转对加工文件打磨抛光,且抛光盘通常为树脂铜盘或树脂铁盘,树脂铜盘或树脂铁盘旋转打磨过程中易发热膨胀,不便对树脂铜盘或树脂铁盘进行及时降温,致使加工件打磨精度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铜抛光过程表面冷却装置,解决树脂铜盘或树脂铁盘旋转打磨过程中易发热膨胀,致使加工件打磨精度差的问题,达到树脂铜盘或树脂铁盘进行及时降温,提高加工件打磨精度的有益效果。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铜抛光过程表面冷却装置,包括机体和制冷装置,所述机体中部镶嵌有透明框,所述透明框前端与开关门左右翻转,所述机体中部内侧设置有冷基座,所述冷基座顶部左侧铺设有滤网,所述机体中部上方插设有抛光盘,所述机体前端顶部嵌入有控制器,所述机体顶端焊接有连接箱,所述机体底部与检修门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箱内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底端通过输出轴与支撑板转动配合,所述支撑板底部四周竖直插设有电动推杆,并且电动推杆底端与抛光盘焊接,所述冷基座底端左侧设置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左侧设置有收集框,所述机体底部右侧与电源线插接,所述电机、电动推杆和鼓风机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电源线电连接,所述制冷装置外侧与机体底部内侧嵌入配合,所述制冷装置由壳体、风机、半导体制冷片、牵引斗、转化头和分流管组成,所述壳体内侧镶嵌有风机,所述风机左侧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壳体左端焊接有牵引斗,所述牵引斗左端通过转化头与分流管插接,所述分流管顶端贯穿有冷基座,所述壳体焊接于机体底部右侧内壁,所述风机和半导体制冷片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抛光盘和电动推杆均设置有4个,且抛光盘和电动推杆两者之间大小均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抛光盘和电动推杆呈环形分布,且抛光盘底端与冷基座竖直对齐。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右侧设置有散热网,且散热网网孔直径为1mm。
进一步的,所述转化头内侧开设有4个插槽,且插槽与分流管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框顶端设置有设置有牵引管,且牵引管呈L状。
进一步的,所述风机上下两端设置有支撑架,且支撑架设置有6个。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致领半导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致领半导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196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炭化炉
- 下一篇:一种四通管用胶管装配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