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损耗型城市轨道交通双向变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15568.6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51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胡顺全;吴建华;尹彭飞;丁宁;姬脉胜;亢丽平;邵景红;张岩;王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风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797 | 分类号: | H02M7/797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褚庆森 |
地址: | 2725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损耗 城市 轨道交通 双向 变流器 | ||
本实用新型的低损耗型城市轨道交通双向变流器,包括隔离变压器T1、不控整流单元A1和A4、DC/AC双向变换单元A2和A3,隔离变压器T1设置有1个一次绕组和2个二次绕组,A1与A2为一组并进行并联,其直流侧均接于直流牵引电网上,其交流侧同时接于隔离变压器T1的一个二次绕组上;A3与A4为一组并进行并联,其交流侧同时接于T1的另一个二次绕组上。本实用新型的低损耗型城市轨道交通双向变流器,在整流模式时,A1、A4处于不控整流工作模式,发热量相比可控整流来说非常小,A2、A3单元补偿A1、A4工作带来的谐波电流,通过两者结合的方式,既降低了损耗,也保证了带给交流供电网络的谐波在相对较小的数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向变流器,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低损耗型城市轨道交通双向变流器。
背景技术
地铁采用直流牵引供电方式,牵引变电所采用的是二极管不可控整流,能量只能由交流侧流向直流侧,能量只具备单向流动性。当列车再生制动时,牵引电机的电动工况转变为发电工况,列车的动能转化成为电能,除一部分被再生列车自身辅助电力设备消耗外,大部分回馈到直流牵引网上,一般会再设置一套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吸收掉多余的再生电能,维持网压稳定,最大限度地发挥列车再生制动能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低损耗型城市轨道交通双向变流器。
本实用新型的低损耗型城市轨道交通双向变流器,包括隔离变压器T1、不控整流单元A1、DC/AC双向变换单元A2、DC/AC双向变换单元A3和不控整流单元A4,隔离变压器T1设置有1个一次绕组和2个二次绕组,隔离变压器T1的一次绕组与交流供电网络相连接;其特征在于:不控整流单元A1与DC/AC双向变换单元A2为一组并进行并联,其直流侧均接于直流牵引电网上,其交流侧同时接于隔离变压器T1的一个二次绕组上;DC/AC双向变换单元A3与不控整流单元A4为一组并进行并联,其直流侧均接于直流牵引电网上,其交流侧同时接于隔离变压器T1的另一个二次绕组上。
本实用新型的低损耗型城市轨道交通双向变流器,包括滤波电容器C1,滤波电容器C1的两端分别接于直流牵引电网的正、负母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低损耗型城市轨道交通双向变流器,在逆变状态下,不控整流单元A1和不控整流单元A4不工作,DC/AC双向变换单元A2和DC/AC双向变换单元A3处于逆变模式;在整流状态下,不控整流单元A1和不控整流单元A4处于不控整流模式,DC/AC双向变换单元A2、A3用于补偿不控整流单元A1、A4对交流供电网络造成的电流谐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低损耗型城市轨道交通双向变流器,工作在逆变模式时,不控整流单元A1、A4不工作,A2、A3单元工作于逆变模式。低损耗型城市轨道交通双向变流器工作在整流模式时,不控整流单元A1、A4处于不控整流工作模式,A2、A3单元补偿A1、A4工作带来的谐波电流。A1、A4工作的开关频率只有50Hz,其提供主要的电流,发热量相比可控整流来说非常小,但是其给交流供电网络带来的电流谐波也相对较大,此种情况下使用A2、A3提供谐波补偿功能,所提供的电流不大,损耗也相对较小。通过两者结合的方式,既降低了损耗,也保证了带给交流供电网络的谐波在相对较小的数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低损耗型城市轨道交通双向变流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直流牵引电网,2交流供电网络,3隔离变压器T1,4滤波电容C1。不控整流单元A1,DC/AC双向变换单元A2,DC/AC双向变换单元A3,不控整流单元A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风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风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155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