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倒伞型自动收集落果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00695.9 | 申请日: | 2019-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6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孙宏;王旭伟;汤江武;王礼一;姚晓红;李园成;吴逸飞;沈琦;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D46/00 | 分类号: | A01D4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陈辉 |
| 地址: | 31001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倒伞型 自动 收集 落果 装置 | ||
1.倒伞型自动收集落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有第一骨架杆以及第二骨架杆,所述第一骨架杆设有多根,所述第二骨架杆设有两根,多根所述第一骨架杆与两根第二骨架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底座上并呈射线状均布形成倒雨伞状的收集室,两根所述第二骨架杆相邻设置,相邻所述第一骨架杆之间连接有用于固定第一骨架杆的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骨架杆与所述第二骨架杆之间也通过第一固定杆连接,两根所述第二骨架杆之间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固定杆,两根所述第二骨架杆之间还滑动连接有阻拦网,所述第一骨架杆或第一固定杆靠近收集室中心轴线的一侧的上方设有第一缓冲件,所述第二骨架杆或第二固定杆靠近收集室中心轴线的一侧的上方设有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可拆卸连接形成呈圆环形的缓冲环,所述第一缓冲件与第一骨架杆或第一固定杆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缓冲件与第二骨架杆或第二固定杆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缓冲环向靠近收集室的中心轴线方向向下倾斜设置,用于引导落果汇集到收集室内,所述缓冲环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缓冲环在重力方向上层层分布,用于缓冲接收掉落在不同位置的落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伞型自动收集落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骨架杆长度方向上设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二固定杆与第二骨架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两端均设有第一固定凹槽,所述第一固定凹槽内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包括平直部、固定部以及螺帽,所述固定部设置于平直部与螺帽之间,所述平直部与固定部外表面均设有外螺纹,所述平直部的直径不变,所述固定部越靠近螺帽直径越大,所述平直部与固定部连接处固定部的直径与平直部相同,所述第一固定凹槽的槽壁分裂成彼此不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第一滑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伞型自动收集落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杆两端均设有第二固定凹槽,所述第二固定凹槽内设有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凹槽槽底与固定块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骨架杆内设有第二滑道,所述第二滑道内设有与固定块卡接的第三固定凹槽,所述第三固定凹槽设有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倒伞型自动收集落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背离第二固定凹槽槽底的一端设置为菱形,所述第三固定凹槽也设置为菱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伞型自动收集落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室底部设有第三缓冲件,所述第三缓冲件呈碗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伞型自动收集落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件或第二缓冲件由弹性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倒伞型自动收集落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缓冲件由弹性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倒伞型自动收集落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缓冲件上设有漏水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伞型自动收集落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环朝向果树的侧面设有反光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伞型自动收集落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下设有万向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0069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