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铁用防塌支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95162.6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22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飞;王志强;耿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5/44 | 分类号: | E21D15/44;E21D15/54;E21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申绍中 |
地址: | 030032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用防塌 支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铁用防塌支护装置。包括底座、主液压杆、紧固液压杆、顶板和防护板,固定钉将底座固定在混凝土内,底座两端设有紧固液压杆,紧固液压杆与防护板之间设置有调节杆,防护板顶部与顶板两侧衔接,通过顶板的自重稳定,主液压杆固定在底座中间位置,顶端与顶板连接,支撑顶板。顶板上升到指定高度时,防护板向外打开,调整使其与顶板两端角度一致,顶板与防护板形成无缝衔接,通过调节紧固液压杆使其向上支撑顶板,顶板受到隧道的约束,机构整体形成张力,实现地铁隧道的防塌支护。本装置支护安全稳定,结构便于安装拆卸,结构调节性高,适应性强。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在地铁防塌支护方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铁用防塌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各大城市的交通压力也陡然增加,各国政府在大力提倡环保出行、增加地面交通工具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往地下发展交通,而地铁就是最重要的地下交通工具。在轨道交通和铁路交通的建设过程中,大断面地铁隧道一直是工程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半开放挖掘,在施工过程中,对支撑系统的强度、刚度、整体稳定性、隧道成型后的尺寸精度等要求较高。因此,地铁支撑结构的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工程。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208650862U,名称为一种隧道施工用防坍塌支护装置,包括预埋基座,预埋基座的顶部左右两侧通过地脚螺栓堆成设置支撑立柱,两组支撑立柱的外侧均设置有侧壁支撑板,侧壁支撑板的内侧壁与支撑立柱之间通过侧壁连杆固定支撑,预埋基座的正上方设置有受力拱形板,受力拱形板包括弧形主板、安装耳座、安装平台和圆形限位槽,支撑立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薄型液压千斤顶,受力拱形板的两组安装平台之间连接设置有活塞杆和重载弹簧,隧道的内腔顶部通过锚杆固定设置有顶部支撑板,顶部支撑板与弧形主板之间设置有预紧连接组件。但现有地铁用放他知乎机构存在着结构不便安装,适应性差,安装过程繁琐,不能实现快速防塌支护机构的搭建,支撑结构复杂,影响进一步的挖掘工作,降低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铁用防塌支护装置,该装置支护安全稳定,结构便于安装拆卸,结构调节性高,适应性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地铁用防塌支护装置,包括底座、主液压杆、紧固液压杆、顶板和防护板,所述底座通过固定钉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底座两端设置有紧固液压杆,所述紧固液压杆与防护板之间设置有调节杆,所述防护板顶部与顶板两侧连接,所述主液压杆底端与底座连接,顶端与顶板连接。
所述底座底部均匀设置有底座锚杆。
所述主液压杆包括主连接杆、辅助连接杆和铰链,所述辅助连接杆通过铰链设置在主连接杆的两侧。
所述顶板包括顶部锚杆、顶部连接口、防滑密封层和镀锌涂层,所述顶部锚杆设置在顶板上部,所述顶部连接口与顶部锚杆对应设置在顶板的底部,用于连接主液压杆,所述防滑密封层设置在顶板与防护板接触的两侧面,所述镀锌涂层设置在顶板上部。
所述防滑密封层采用聚氨酯材料,所述镀锌涂层厚度为85微米
所述紧固液压杆通过转轴与底座连接。
所述紧固液压杆底部采用曲面球状结构,所述紧固液压杆转动范围为0至120度。
所述调节杆由两根金属杆组成,金属杆可调节,从而实现对防护板的角度调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装置可以快速固定,结构调整方便,可满足不同类型的固定要求。顶板与防护板的相互作用,减少了渗透发生的可能性,使顶板受到的力更均匀的传递到装置,增强了装置的可靠性;可调节式的零部件连接,使装置转移、安装和拆除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951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