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识别公交车车门防夹控制和预警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71999.7 | 申请日: | 2019-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97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龚纪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龚纪元 |
主分类号: | E05F15/75 | 分类号: | E05F15/75;E05F15/4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叶倩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识别 公交车 车门 控制 预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自动识别公交车车门防夹控制和预警的装置,包括壳体、控制电路板、压力感应器,控制电路板设置在壳体内部,控制电路板上设有电源模块、微控制器、预警器、通信模块,电源模块的输入端通过电源线连接车辆供电电源,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微控制器、预警器、通信模块和压力感应器,预警器和压力感应器连接微控制器,微控制器通过通信模块连接车辆中控BMC;压力感应器安装在车辆车门底部踏板处。本装置的结构简单可靠,易于安装使用,可自动识别车门防夹控制和预警的功能,有效作为对现有车辆车门控制功能的补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检测压力传感设备的状态以实现自动识别公交车车门防夹控制与预警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公交车的普及,人们对绿色出行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公交出行的安全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各地均大力发展公交汽车系统,采取了增加公交线路,改善公交车辆档次及状况等措施。但是,公交车系统也存在很多问题,其中车门的防夹问题,在很对城市中都时有发生公交车车门夹伤乘客的现象,公交车门的防夹安全问题也成为各大公交公司及交通管理部门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目前,我国的公交车辆很少设置有安全防夹系统,很多城市是通过制度或者条令来保障乘客安全,比如:要求公交车辆必须在车门关闭后至少3秒才能行进。这些安全规定及可视化措施有很大的用处,但由于乘客拥挤及公交车辆运行情况复杂的特点,还是无法有效防护乘车人员的上下车安全。
当前有一些采用红外感应原理公交车车门防夹系统专利,存在抗干扰能力差,误报率高等原因,并没有得到公交系统的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安全可靠的可自动识别公交车车门防夹控制和预警的装置,通过该装置可自动监测公交车车门的实时状态,同时能够自动标识公交车车门预夹人状态并进行告警和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自动识别公交车车门防夹控制和预警的装置,包括壳体、控制电路板、压力感应器,控制电路板设置在壳体内部,控制电路板上设有电源模块、微控制器、预警器、通信模块,电源模块的输入端通过电源线连接车辆供电电源,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微控制器、预警器、通信模块和压力感应器,为所有元器件提供电源,预警器和压力感应器连接微控制器,微控制器通过通信模块连接车辆中控BMC(body control module,车身控制模块);压力感应器安装在车辆车门底部踏板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压力感应器包括压力脚踏板和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压力脚踏板的下部,压力脚踏板安装在车辆车门底部踏板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通信模块包括CAN控制器和CAN收发器,CAN控制器的数据端口连接微控制器的串口,CAN控制器的RXD和TXD端口连接CAN收发器,CAN收发器通过CAN通讯接口连接车辆中控BMC。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 所述微控制器采用STM32L011系列ARM处理器设计实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压力传感器采用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通过UART总线连接微控制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预警器采用LED指示灯和/或扬声器设计实现,LED指示灯和/或扬声器嵌入安装在壳体中,LED指示灯和/或扬声器通过线缆连接微控制器的GPIO端口或UART端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 所述压力脚踏板采用不锈钢板材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 所述电源模块的电压输入范围是9-36VD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龚纪元,未经龚纪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719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衣物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包装盒内饰片组装机